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32 道试题
1 . 《孝经》是汉代启蒙教育的教材之一,统治者以身垂范并要求所有读书人都必须熟读。如西汉元帝12岁通《孝经》;东汉光武帝多次邀请学者到宫中讲授《孝经》。汉代对《孝经》的重视(     
A.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B.提升了民众道德素养
C.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D.有助于政府选拔官吏
2024-02-2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历史试题
2 . 半坡类型彩陶最具特征的鱼纹(下图)是根据半坡居民在渔猎中的主要对象描摹而来,并经过了设计加工。半坡居民将体态灵动的鱼的侧影绘在红陶色的坯体上,色彩对比鲜明,画面和谐统一。半坡鱼纹彩陶(     
A.主要用于日常饮食生活B.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特征
C.展现了古人的审美情趣D.反映了农业尚未萌发的状态
2024-02-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所示著作的内容能反映出(       
A.长篇小说的兴起B.社会文化环境宽松
C.士大夫的价值追求D.士人对社会的反思
4 . 武昌起义后,许多省纷纷响应,并仿照武昌起义建立各自的政府。其中四川建立的政府是(     
A.四川保路运动政府B.四川军政府C.四川临时政府D.四川督政府
2024-02-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早在10世纪,波斯的《医典》就介绍了中医的脉学。后来,中国画与波斯绘画逐渐融合,波斯细密画由此产生,而郭守敬在研制《授时历》时也参考了波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的《万年历》;15世纪前后,波斯著名诗人萨迪的名篇《蔷薇园》、《果园》传入中国,并流传至今。这一现象(       
A.拓展了两国的文化内涵B.极大促进了西学东渐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文化的普及D.得益于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6 . 1860年代以后的晚清,江南地区土布业“即用手拉梭机,自纺自织,后即逐步改用铁木机,织改良土布,并开始染色⋯⋯产地遍布于江阴、常熟、武进、无锡⋯⋯以江阴、常熟为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江南地区(     
A.自然经济基本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农副产品出口激增D.纺织行业的近代化初显
7 . 1980年4月18日,“万元户”一词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之中,形象地表现农民通过加工农副产品、开展多种经营、搞特色经营等方式逐渐成为专业户,先一步富裕起来的社会状况。“万元户”的出现(     
A.表明农村改革取得显著成效B.说明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C.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体现国家取消农业税对农民意义重大
2024-02-2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1912年出版的《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写道:“满清末造……革命军起,        崛兴,遂废君主之制,确定       政体,斯为政治革命之始。”横线处依次应是(     
A.军阀   民主B.民国   共和C.复辟   专制D.政党   立宪
2024-02-2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乾隆八年(1743年),有官员感慨:“天下巡抚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焉”。1864年,全国12名总督中,汉人9名,17名巡抚全部为汉人。这种变化体现了(     
A.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引起清政府内部乱象丛生
B.太平天国运动引起晚清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C.戊戌维新运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D.立宪派人士逐渐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
2024-02-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管子》载,齐桓公“北伐山戎”,将山戎特有的两种农作物冬葱、戎叔“布之天下”。《国语·齐语》载:“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周的统治秩序被完全破坏B.戎狄蛮夷与中原地区有经济交流
C.各国间兼并战争日益剧烈D.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
2024-02-2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