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1997年12月,东盟和中、日、韩举行了“9+3”会议。1998年3月,法、德、俄决定建立三国年度首脑会晤制度。1990年,首届欧拉首脑会议召开,确定了欧盟与拉美地区未来关系的框架和基本原则。这反映出(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B.两极格局结束
C.单边化思潮的盛行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23-07-30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代江南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构建和形成过程中,作为主导的官方把赈灾救荒作为社会救助的重点,并陆续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有赈济、赈货等类型。江南城市的民间救助多为自发的个体行为,即使形成一定的组织,也以个体自愿为基础。施行救助主体有士人(包括部分官员)、工商富室和僧道人员。他们大多出于传统儒学所倡导的仁义思想和社会理想,将参与社会救助活动视为仁义的实践与推广。相对于传统荒政和乡村救助;宋代江南城市的社会救助有着诸多特点,呈现朝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趋势。

——摘编自陈国灿《论宋代江南城市的社会救助》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社会传统的救助活动呈现出新的特征与状态。晚清政府已无法如“康乾盛世”时期那样向受灾民众提供应有的救济和帮助,而以士绅富民为主体的民间救助活动日趋活跃。随着近代社会产业结构的改变及贫困群体的扩大,以贫困人为对象的社会救助活动越来越受到民间救助组织的重视。部分先进中国人也开始学习和研究西方国家开展社会救助的思想和经验,反省中国传统做法和理论的缺陷,使以传教士为先导的外国慈善活动逐渐活跃。这些变化引起了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变动。

——摘编自陈桦《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近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江南城市救助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社会救助活动的转型及原因。
3 . 18世纪中期,英国著名的冶铁工厂主安东尼·培根用他贩卖黑奴赚到的钱投资铁厂。安东尼·培根致富反映了(     
①宗教改革实现了信仰自由     ②奴隶贸易获得了原始资本
③圈地运动积聚了大量资金     ④投资设厂走向工业化道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01-26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公元前6—前4世纪,北印度产生了多个重要的思想流深,佛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派别。它的创始人主张(     
A.众生平等B.法老至上C.君权神授D.小国寡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它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它在欧洲大陆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迫使西欧帝王改变统治方法,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起了深远影响。它激励着亚非拉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运动。“它”是指(     
A.启蒙运动B.新航路开辟C.文艺复兴D.思想革命
6 .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为贯彻党中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疫总方针,一种新的经济业态——数字经济模式应运而生。下列有关这种新经济业态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它是一种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
②它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依靠计算机与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引起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
③当下这种新业态较能有效抑制新冠肺炎的传播
④它是美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新经济”的发展和升级
⑤它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排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1846年人们发现了海王星,1930年冥王星又被发现,这说明了科学理论(     
A.根本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理论基础B.在继承与突破传统中发展
C.对人类发现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D.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2022-08-03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17世纪自然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使人们意识到可以将“科学革命”的精神运用到人文社会领域,能够凭理性的力量发现有关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法则,谋取世俗的幸福。这说明了(     
A.“科学革命”推动了社会思想发展B.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C.自然与社会领域发展规律完全相同D.迷信是科学发展的重要障碍
2022-08-03更新 | 20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北宋时期与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朝、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北宋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并且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是为“澶渊之盟”、“庆历和议”,内容包括:与辽维持已有边界,与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北宋每年送给辽和西夏钱物,称为“岁币”、“岁赐”。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澶渊之盟”订立后……茶马互市,扩大了茶和马的市场,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商品的交换。

——《中华文明地图》

“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要求:观点明晰;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0 . 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征发繁重。秦二世继位后密织刑 网,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的尖锐化都达到极点,人民再也无法忍受 下去,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由此可知
A.秦朝暴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B.秦朝建立了完备的法律制度
C.农民起义推翻了秦始皇的统治D.刘邦发动了大泽乡农民起义
2022-03-18更新 | 442次组卷 | 3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莘庄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