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3 道试题
1 . 元朝以户籍、人口数量为标尺在内地设置路、府、州、县等正式政区,同时又在不具备人口登记和户籍管理条件的西南部分民族地区创设了以族群群落为管理基础的特殊政区,如湖广行省十五安抚司、云南行省“甸寨军民等府”。这体现出元朝时期(     
A.西南地区民族问题突出B.有效地管控了民族地区
C.国家治理较为灵活机动D.官僚政治趋向成熟稳定
2023·浙江金华·一模
2 . 宋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变化莫过于改道为路,每一路各设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分别掌管军政、财赋和刺举、邢狱、常平仓和农田水利等诸多事务。诸司互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这一设置在当时(       )
A.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B.出现了权力失衡的现象
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造成了运行机制的迟缓
2023-11-11更新 | 934次组卷 | 16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2023·河北保定·二模
3 . 明代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除了封授一定官职外,还给予丰厚赏赐,仅仅一匹中等马,明廷就会回赐三百银两。使者返藏时会获赐携带茶叶、布匹等,贡使们往往会将赏赐品带回当地市场交换。材料中明代藏区的朝贡行为(     
A.完善了元代的民族政策B.具备了政治经济双重意义
C.调整了明代“海禁”政策D.降低了对边疆的管理成本
2023-05-12更新 | 1005次组卷 | 1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4世纪,日尔曼人开始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建立起成百上千个封建实体,如公国、伯国、子爵封地、男爵封地,后来还出现基督教的主教国、教会领地,一些自治的城市等等,它们彼此独立,没有统一的政府。这主要反映出(     
A.西欧社会结构的多元特征B.欧洲诸国均未形成中央集权
C.基督教阻碍了欧洲的统一D.城市市民自治具有深厚土壤
2023-05-26更新 | 875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A)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战期间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中国报界予以高度关注。1917-1918年,《华工杂志》《大战事报》《银行周报》《欧战实报》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法国罢工运动、英国罢工运动等。中国报刊对劳工问题的关注(     
A.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思想觉悟提升B.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来临
C.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掀起了中国反帝爱国的新浪潮
6 . 万里茶道是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继丝绸之路之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它南起中国福建武夷山,延伸至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1.3万公里,是历史上跨越陆地距离最长的商贸通道。万里茶道(     
A.推动了日耳曼人不断向西迁徙B.与“草原丝绸之路”路线一致
C.便利了中俄间的物质文化交流D.依托于明王朝的朝贡贸易体制
2024-01-20更新 | 780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29—1931 年部分国家商品进口总额和税率变化情况
(各国商品进口总额指数:1929 年=100)
美国英国日本

商品进口 总额指数
平均进口
税率
(%)

商品进口 总额指数
平均进口
税率
(%)

商品进口 总额指数
平均进口
税率
(%)
1929 年10013.710010.81006.64
1931 年47.4917.986.215.255.739.04
对上表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有利于缓和帝国主义间的矛盾B.破坏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C.各国贸易壁垒使国际贸易萎缩D.世界大战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和他的继承者们在征服的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表现出相当大的尊重,东方人也愿意接纳征服者带来的部分外来习俗。”该学者意在强调,亚历山大东征(     
A.受到东方各国人民的欢迎B.维护了帝国的长治久安
C.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往D.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2024-03-13更新 | 760次组卷 | 23卷引用:北京市大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所有的人类历史都在一定的生态背景中展开,哥伦布开创了跨大西洋的物种交流,美洲印第安人因此获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动物,但同时也染上了到那时为止他们仍不熟悉的破坏性疾病如天花等。美洲也向世界食品作物库作出了很多的贡献,其中一些作物给非洲和亚欧的广大地区造成了革命性的结果。该现象可说明(       
A.人们日常饮食结构渐趋合理B.推动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C.价格革命冲击世界传统市场D.洲际间的物种交流得以发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等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从人类文明出现到15世纪,世界历史的舞台始终局限于亚欧大陆及北非的部分地区,而美洲、大洋洲则与亚欧人类文明的中心区处于一种隔绝状态。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世界文明的特点,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欧洲人对全球认识的空间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3-01-26更新 | 82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