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中国人民的探索与奋斗
序号时间事件
19世纪50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9世纪90年代戊戌维新运动
20世纪初辛亥革命
20世纪前期新文化运动


(1)提炼上表所反映的主题。从①-⑤中任选一个事件,说明其历史意义。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大革命遭到失败、敌我力量对比极端悬殊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中国共产党简史》


(2)材料中“独特的道路”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和所学,简述中国共产党开辟这条道路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肃清国民党反动派残余武装力量和土匪,和平解放西藏,实现祖国大陆完全统一;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完成土地改革……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并肩战斗,战胜武装到牙齿的强敌,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赢得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彰显了新中国大国地位。新中国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1111日)


(3)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新中国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



1984年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
(中国证券博物馆馆藏)
国家在地方试点基础上,开始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1984年,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面对音响设备市场需求增加、急需资金扩大生产的情况,提出搞股份制、通过发行股票向其他单位和内部职工集资的设想。1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成功发行1万股,每股面值50元。飞乐股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股”。

——摘编自《改革开放简史》


(4)依据材料和所学,为上图中的藏品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结合时代背景,介绍藏品内容和价值,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2024-01-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荀子》


(1)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孟子、荀子思想主张的不同之处。

秦代的文化专制主义并没有斩断各家文化流脉,汉代学术的复苏再次形成了新的文化高峰。《汉书·叙传下》总结“艺文”的源流时说:“秦人是灭,汉修其缺。”总括秦汉而言,这一时期的学术文化和科学发明以及艺术创作,都有新的创制和新的积累。文化的丰收,首先取决于当时人的创造热情。而当时社会提供的较好的历史条件,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的因素。

——王子今《秦汉史:帝国的成立》


(2)依据材料,概括汉代形成“新的文化高峰”的原因。结合所学,从两个方面列举两汉人民创造的文化成就。

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驰骋上国。蹈礼乐,袭衣冠,束带立朝,难与俦矣……以开元廿二年正月□日,乃终于官弟(第),春秋卅六。皇上哀伤,追崇有典,诏赠尚衣奉御,葬令官给。

——《井真成墓志》


注:遣唐使井真成于734年在中国逝世,其墓志2004年发现于西安


唐长沙窑青釉褐斑贴花椰枣纹瓷壶

注:此壶出自印度尼西亚海域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壶上的椰枣纹具有明显的西亚风格


莫高窟第220窟乐舞图(局部)

注:该壁画绘于唐朝,图中伴奏所用的都昙鼓来源于印度


(3)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明代民间文化的发展,使得士大夫们的高雅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于是一批文人士大夫开始从民间文化中汲取营养,创作出了雅俗共赏的作品。冯梦龙编写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虽然以话本的形式写成,但是在内容上却有了很大的变化,即从传统以讲述历史故事为主,发展为以世情故事为主,增加了创作的活力。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已不再限于那种千篇一律的才子佳人,而变成了商人、工匠、普通妇女……种种过去最普通的人开始成为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4)依据材料,概述明代出现的文学创作新现象。结合所学,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背景。
2024-01-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三级会议中古时期,法国市民阶层力量逐渐壮大,他们渴望统一、为寻求王权的保护,以金钱和武力支持王权。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集了有市民代表参加的“三级会议”,商议与罗马教廷对抗事宜。这次会议有高级教士、贵族和市民上层(各城市有两名代表)三个等级的代表参加,各等级均持有一票表决权,但实际上市民阶层总是处于少数地位,农民和城市平民更是被排斥在等级机构之外。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三级会议由国王召开,也由国王决定解散。百年战争期间,王权出现危机,三级会议频频召开。此时第三等级力量壮大,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权利的条件,比如允许会议代表参加御前会议和行政管理,三级会议有权每三个月自行召开一次会议等等。到18世纪时,三级会议的代表向国王发难,逐步演变成国民会议和制宪会议。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法国三级会议的产生与发展。
2024-01-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学习中国科举制度的同时超越了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西方国家借鉴中国科举制,建立了现代文官制度
②对中国科举制度的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③现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利于提高西方国家治理水平
④长期实行科举制度是晚清被西方超越的根本原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在描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它以巴黎和会中的山东问题为导火线,发展成一次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该事件是(     
A.五四运动B.南昌起义C.八七会议D.西安事变
2024-01-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距今4000多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彩绘龙纹陶盘,其内壁及盘心涂黑色陶衣并磨光,用红彩绘蟠龙纹。该文物(     
A.反映了旧石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展现了这一时期彩绘陶器的制作技术
C.证实了该遗址已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D.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2024-01-2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56年,爱国卫生运动被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随着运动的不断深入,鼠疫、疟疾、血吸虫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基本上得到了防治。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等习惯和观念普及到千家万户。爱国卫生运动(     
A.促进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B.改善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布局
C.提出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口号D.标志着现代医疗体系的建立
2024-01-2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中国铁路的发展
时间中国铁路发展概况
187619111876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由英国怡和洋行擅自修筑,次年被清政府赎回后拆除。1881年,开平矿务局为便利运煤,修建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这是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1889年,清政府制定官办铁路、借债筑路的政策,设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1909年竣工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大肆掠夺中国铁路利权。到1911年,由外国人控制的中国铁路里程近9000千米,占总里程数的90%以上
19121949民国初年,中国一度出现筹办铁路的热潮。1915年,北洋政府继续借债筑路,铁路利权进一步丧失。1928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修建铁路甚少。整个民国时期共建成铁路约1.7万千米
1949202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统一接管铁路,集中力量组织铁路建设。到197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17万千米,路网质量和布局有较大改善,铁路连通了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19782022年,我国铁路快速发展,先后开通了大秦、青藏等铁路干线。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中国进入高铁时代。到2022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2万千米,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整体技术领先世界,并积极“走出去”,在众多国家开展高铁项目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阐释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对如表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晚清政府机构改革大事记(部分)
1901年应西方列强要求,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1903年设立商部主管全国经济发展,其地位仅次于外务部,位于传统六部之上。
1906年改户部为度支部,管理银行、借款、财政预算等诸多事务。
1907年设立统一管理全国海关事务的税务处,但因外国人的破坏没有收回关税主权。
1911年仿照西方建立责任内阁。
①清政府推行改革的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
②外务部的设立体现了国家的独立与自主
③机构改革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④列强干预中断了清末新政机构改革历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唐朝(     
A.设立“河西四郡”治理西北地区B.边疆地区管理与内地完全一体化
C.都护府是边疆主要管理机构之一D.对吐蕃地区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