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西欧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方面要求的反映,是天主教会的权力和影响削弱的结果,也是世俗文化长期积聚的结果,而这一切因素的形成都与十字军东征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十字军东征促进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教会权威的削弱和世俗文化的兴起,无疑对西欧社会结构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徐台榜《论十字军东征对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


(1)根据材料,谈谈十字军东征是如何促进文艺复兴的出现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哪些因素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出现?
2021-06-2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对立统一、冲突交融中展开的。各种各样的文明在历史上兴起衰落,离散聚合,消失或成长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只有那些开放的、善于从其他文明中吸取营养的民族,才有长久旺盛的生命

——王天皇《多极世界和为责一兼评亨廷顿文明冲突论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中国科技外传的具体史实及对西欧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启蒙运动者认为惟有向非基督教世界的东方求助借鉴,吸取合乎理性法则的思想材料。儒家学说以这一理性为基本原则,成为法国哲学家倡导理性主义的基本来源。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更是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扩张所追求的社会楷模。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通过对中国思想和政治的赞美,表示了反对神权统治下的欧洲君主政治的残暴统治,而把一个具有崇高理性、合于道德的政治制度作为理想目标。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革命与改良两派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卢梭、孟德斯鸠等英雄形象,成为两派人汲取思想和战斗激情的共同来源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据材料二,说明启蒙思想家为什么会推崇古代中华文明?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革命与改良两派”所汲取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主要政治学说。
(3)综上,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2021-02-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的作者是明末清初哪位思想家?他提出了什么主张?

材料二: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我们已经看到,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卢梭


(2)材料二反映了卢梭的什么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

材料三:1915年,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请你谈谈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

材料四:1924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主张,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材料三表明孙中山的思想有何新发展?这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材料五: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5)依据材料五,列举启蒙运动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
2020-08-2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元上升至1945年的2136亿美元。占世界人口7%的美国,1945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占60%,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59%,至1948年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74.5%。

——《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在战后国际经济领域中的表现。
材料二“欧洲有一套基本利益,我们则没有,或关系甚疏远。因此欧洲必定经常忙于争执,其起因实际上与我们的利害无关。因此,在我们这方面通过人为的纽带把自己卷入欧洲政治的诡异风雨,与欧洲进行有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都是不明智的。”

——美国首任总统的告别辞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1945年美国总统的国会咨文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战后初期,美国面临一个严重问题是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大量军事定货的消失和大批军人复员立即造成大规模失业的威胁。……美国当权人物惊恐地看到如果不能维持充分就业,就可能再来一次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大危机,那将威胁整个制度的安全。

——《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3)依据材料三说明材料二美国外交政策的必然性。
材料四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一一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4)马歇尔演讲中所说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以及所学知识说明,马歇尔计划是如何实现“一石三鸟”的?并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17-02-2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