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6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   帝国的庞大规模,它与欧亚大陆各地区的实际联系,它从几大文明中心获得的极为丰富的遗产,都有助于伊斯兰教科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就。例如,以“智慧之城”自誉的巴格达,就拥有一批翻译、一个图书馆、一座天文台和一所学校。那里的学者们除了翻译和研究波斯和印度的科学论文外,还翻译和研究希腊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

在天文学反面,穆斯林-般接受了前希腊人的基本原则,理论上没有什么重大突破。但是,他们不间断地延续了古人的天文观察,从而使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文学家们获得了约900年的记录,为他们的重大发现提供了依据。

与在天文学方面一样,穆斯林在地理学方面也没取得什么理论上的成就,但是,庞大的帝国疆土、广泛的贸易范围,使他们积累了有关欧亚大陆的系统、可靠的资料。

——(美)斯达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


阅读上述材料,概括阿拉伯文明的显著特点以及对世界文明所作的贡献
2021-04-2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国家准许民营公司(例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自行动用武力,夺占海外地区,设立政府,移民垦殖。欧洲公司开辟殖民地所费不赀,但他们有办法弥补这些成本,因为只要是它们所生产出口的商品(烟草、糖之类),都绝对有国内市场可供消化。即使课征重税,利润率低,这些商品在欧洲几乎无对手与之抢食市场,因为财政窘迫的政府乐于阻挡其他国家的殖民地的商品输入。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二   欧洲的商船把波斯地毯运往印度,把印度的棉花运往东南亚,把东南亚的香料运往印度和中国,把中国的丝绸运往日本,把日本的银和铜运往中国和印度。到16世纪晚期,在印度洋的贸易世界中,欧洲商人已然取得了与阿拉伯商人平起平坐的地位。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贸易发展,还促进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而欧洲商人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摘编自胡海梅《欧洲近代殖民扩张活动的双重历史作用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海外经济势力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欧洲人海外经济活动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凤凰网一篇名为《牵制管理“进化论”》文章指出:“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大大强化了皇权。”


(1)材料表明了唐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2)联系所学知识,列举从秦、汉、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演变趋势变化。
2023-12-10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青冈县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前测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所示为1843~1883年中国主要教会医院(诊所)的情况。据此可知传教士的医疗活动(     
时间地点名称创办者
1843厦门诊所赫伯恩(美国)
1845宁波眼科医院麦高恩(美国)
1848广州金利埠医院合信(英国)
1860汕头基督医院高尔德(英国)
1862北京京都施医院洛克哈特(英国)
1866汉口仁济医院史密斯(英国)
1881天津马大夫医院马根济(英国)
1883苏州博习医院郎勃、柏乐文(美国)
A.折射出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扩大B.严重冲击了中国传统医学
C.说明中国卫生状况引起西方关注D.改善了民众对西医的认识
5 . 《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史记·晋世家》云:“唐人作乱,成王灭之,而封大叔,更迁唐人子孙于杜,谓之杜伯。”《史记·殷本纪》:“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蒲姑。”西周时期的这些举措(     
A.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B.意在利用分封制强化政治认同
C.与商朝内外服制建立基础相同D.严重加剧民族之间文化的对立
2024-05-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6 . 现代中日汽车工业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以全面移植苏联体系的方案,创立了一汽。此后,在被封锁的特殊环境下中国出于备战的目的创立了重庆重型汽车厂、二汽等企业。在二汽等企业的创办过程中,一汽起到了“包建”的作用,所以二汽的发展模式又可以称为“苏式体系本土化模式”。而以上海汽车工业为代表的“本土渐进演化模式”并非直接由苏联大规模转移现代技术而来,而是以民国时代汽车修配业的基础嫁接现代技术而成。所以,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说,该模式体现为渐进演化,而非整体转移。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地区都发展成为了汽车生产基地。尤其是大跃进和“三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曾经“遍地开花”,分布于大江南北,形成地理分布上的散布型格局。而这种“遍地开花”也直接造成此后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集中度不高的结构性弊病,负面影响至今犹在。

——摘编自关云平《中国汽车工业的早期发展(1920—1978年)》

材料二   在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国、欧洲生产的汽车充斥日本市场,大有泛滥之势。面对危机,日本政府为保护民族工业,对进口汽车征收40%的关税,并严格限制外国资本向民族汽车工业渗透。同时,日本汽车公司也积极寻求出路,一些小的公司纷纷与国外公司搞“事业合作”或 “技术合作”,而丰田却依然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研发。战争结束后,日本大量的航空技术人员转为汽车技术人员,为日本汽车产业的恢复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1950 年,美国侵朝战争开始,向日本订购了大量的军用汽车,为日本汽车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刺激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1955年,日本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在资金、税收、外汇等方面支持各汽车公司引进底特律自动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并提出发展国民车的大胆构想,鼓励企业生产供日本老百姓使用的微型汽车。50 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徐 充 姜 威《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战后日本汽车工业体系形成的原因,谈谈其对中国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启示。
2024-04-16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青冈实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