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世纪末,印度国大党公开寻求在帝国范围内的印度自治。1909年英印殖民当局颁布有限特许状,允许富裕的印度人参与选举地方立法会代表。1916年国大党与全印穆斯林联盟结盟,后者是代表占印度人口25%的穆斯林社会团体中最大的一个。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印度(     
A.反对英印殖民当局的社会改革B.试图摆脱英印殖民当局的统治
C.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成效突出D.促使英印帝国统治秩序的崩溃
7日内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04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国会咨文中声称:当拉美面临“为非作歹”的事情时,“(美国)也不得不勉强施行国际警察力量……我们对他们的干涉只是最后手段,仅仅在他们明显地无能或不愿在国内外维护正义,危害到我们美国利益或招致外国入侵伤害美洲国家整个躯体时才这样做。”这一言论(     
A.蕴含了独霸美洲的政治野心B.意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C.挑起了欧美列强之间的矛盾D.利于促进拉美独立运动的兴起
7日内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5月测试历史试题
3 . 纳芙蒂蒂是古埃及第18王朝阿肯那顿法老的王后,其半身雕像由德国的埃及考古学家于1912年在埃及挖掘出土,德国宣称拥有其所有权。埃及于1924 年开始就一直要求德国物归原主,但德国以雕像“太脆弱易碎”不能移动为理由,一直没有归还雕像。该雕像的命运(     
A.见证了民族解放运动历程B.呈现古代埃及文明的辉煌成就
C.反映出西方殖民主义强权D.体现了埃及文物保护意识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77年,美籍英国人斯坦利完成了从东向四横贯赤道非洲的探险,斯坦利所著的《穿过黑暗大陆》一书成为轰动欧美的畅销书。他有关修建铁路,开发富饶的刚果黄金资源的宣传,引起欧洲王公大臣、富商巨贾的极大关注。这表明,斯坦利的探险活动(     
A.引发了欧洲殖民者的黑奴贸易B.刺激了殖民者全面侵略非洲的野心
C.体现了英美勾结准备瓜分非洲D.践行了殖民者的“有效占领”原则
7日内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私立世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71年,美国海军袭击了朝鲜半岛西侧的江华岛,并摧毁了当地的要塞。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王国并宣称:“我们需要夏威夷就像我们需要加利福尼亚一样,而且更加需要。”这些行为(     
A.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B.标志着帝国主义时代的来临
C.致力于扩大倾销商品的市场D.表明美国拥有亚太地区霸权
6 . 19世纪50年代后,印度开始受英国政府直接管辖,除宣布印度为英国女王直属领地外,1861年《印度参事会法》还允许印度人进入各级立法参事会,参与当地的政治事务,不过代表英国女王总领印度事务的总督仍有权否定立法。这一措施旨在(     
A.保障印度人民的民主参政权利B.树立英国全球帝国权威
C.透过代议制机构稳定政治秩序D.消弭印度暴力革命势头
7日内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17~18世纪,西欧国家商人通过新开辟的航道把西欧工业品运至美洲,换取美洲金银和土特产,再将金银或由欧洲运至亚洲,或由美洲直接运往亚洲,从那里运回中国的丝绸、瓷器和东印度的香料及棉织品。这反映出当时(     
A.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欧洲国家加快对外侵略扩张步伐
C.亚非拉地区已彻底沦为列强的附庸D.欧洲国家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2024-06-18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5月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代,政府规定在常规的乡试及会试中,蒙古、色目人试“经问”“场策”两场,汉人、南人则需另加试“古赋、诏浩、表章”。在试后发榜上,以“国人暨诸部”为右榜,以汉人、南人为左榜。无论对乡试中选者,还是对会试录用者,皆规定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占四分之一。元朝的这些规定(     
A.反映了民族融合趋势的弱化B.体现了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的结合
C.为民族矛盾激化埋下了隐患D.表明科举入仕成为选官的主体形式
2024-06-18更新 | 19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隋唐以后,社会精英们大多脱离土地,搬入城市居住,在故乡以外的地方购置房产,死后也不再归葬故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安土重迁观念减弱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选官任官制度变革D.农业赋税负担沉重
2024-06-18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宜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俄国获得旅顺后,它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展到整个满洲,激起了日本和英国的坚决反对。为了对付日英同盟(有美国支持),俄国决定和法国在远东进行合作并结成了俄法同盟(有德国支持)。19042月,日本联合舰队偷袭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俄国从万里之外抽调过来波罗的海舰队也在对马海战中被日本联合舰队歼灭。两国在辽东半岛进行了多次大型会战,双方的作战兵力都达到了数十万,并首次使用了速射榴弹炮、迫击炮、无线电设备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1905514日,俄国被迫议和,日本获得库页岛南部和旅顺港,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权利。这时,日本的优势地位也像以前俄国的优势地位一样,成为美国所不欢迎的东西。

——摘编自【英】埃尔顿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1945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这是欧洲战争结束前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三巨头”在讨论战后德国问题和联合国问题上没有太大分歧,而对法国的大国地位有较多不同意见。英国不愿意看到战后苏联称霸欧陆,他希望法国可以重新站立来与之抗衡,最后斯大林妥协了,同意给法国一个占领区,并允许其参加管制委员会。波兰问题是三方争论的焦点,最终英、美向苏联妥协了。因为对苏联来说,波兰问题直接关乎其国家安全,所以对此寸步不让。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不想让英、法插手,他认为两个老牌殖民地大国只是想恢复自己在亚洲的殖民地,因此罗斯福与斯大林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谈,苏方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后对日作战。作为回报,苏联得到日本侵占的千岛群岛、库页岛南部,租借旅顺和中东铁路,保持外蒙古现状等。这样一来,斯大林所得成果大大超过了日俄战争中沙俄的损失。

——摘编自崔健《雅尔塔会议中盟国间的斗争与利益分配》

(1)有人把日俄战争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