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甘肃出土的敦煌文书残卷中,保存完好的教煌文书是武则天久视元年(700年)到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的37件户籍文书,其中户主为勋官的有10户,平民百姓有27户。有学者研究其授田情况得出下表中的结论,据此可知,唐代(     

三十七户总实授田数

2062亩

户平均实授田数

56亩

丁平均实授田数

51亩

永业田/全部实授田数

50%

口分田/全部实授田数

48%

A.藩镇割据使均田制无法实行
B.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减弱
C.自耕农经济在边疆得到推广
D.国家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2 . 下表所示为史籍中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记载(部分)。这些记载体现出该时期(       
史料出处
“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左传》
“关市几而不征……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
“(子贡)废贮(贱买贵卖)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史记》
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B.商人活动不受限制
C.全国市场初步形成D.商业管理体系完善
2024-03-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1850-1859年,上海港和广州港的外籍商人数(单位:人),这反映出(       

年份

到上海港的外籍商人数

到广州港的外籍商人数

1850年

362

362

1855年

243

334

1859年

408

172

A.区域贸易格局的调整B.太平天国运动中心转移到广州
C.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D.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创新
4 . 沪杭甬铁路是1905—1906年由江浙绅商投资修建的连接上海与杭州、宁波的铁路。1908年,随着当年上海至松江以及杭州至长安段铁路的通车,其带动人口流动量出现了557%的显著增长。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沪杭甬铁路行车暂行时刻表(部分)。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沪杭甬铁路行车暂行时刻表(部分)(1933年3月1日起实行)
            车别

站名
快车特快车三四等车快车夜间快车
上北开7:359:3010:0016:1018:30
松江开9:1010:4811:5817:4519:35
嘉兴开10:3712:0813:3719:1220:50
长安开12:0113:1715:1020:4021:57
杭州开13:0714:1216:3221:4822:52
闸口到13:2514:2916:5722:0723:07
A.火车是人们最主要的出行方式B.辛亥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迁
C.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的管理D.交通进步有助于守时意识增强
5 . 王桐龄在《中国民族史》中记载了关于唐代任用的少数民族及域外民族文臣武将官员,有史记录的总计为122人,民族的来源分布如下表由此推断,这一时期(     

民族

西域

鲜卑

突厥

靺鞨

高丽

吐蕃

于阗

疏勒

党项

人数

2

1

34

15

3

3

9

2

1

1

1

民族

西羌

契丹

安西

铁勒

安息

回纥

柳城胡

沙陀

日本

印度

人数

1

9

1

3

7

1

8

7

3

1

1

A.民族政权林立导致藩镇割据局面B.政府重视文臣武将的选拔
C.政治开明利于促进民族间的交融D.边疆经济的发展较为曲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四堡位于闽西山区,是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据下表所示材料可被认定的史实是(     
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边城县史料
“(南宋)方夷吾所编《集要方》予则之临汀”(宋时四堡属于长汀)[宋]陈日华《经验方》
明万历八年(1580年),邹学圣辞官回四堡,带回了苏杭的雕版印刷术,之后创办书坊,“镌经史以利后人”《范阳邹氏族谱》
“长汀四堡乡皆以书籍为业,家有藏版,岁一刷印,贩行远近,虽未必及建安盛行,而经生应用典籍,以及课艺应试之文一一皆备”杨澜《临汀汇考》
A.四堡在宋代已出现雕版印刷B.四堡印刷业推动了当地书院的兴盛
C.四堡刻书业在明代发展迅速D.四堡书籍通过族商形式占领了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东汉与盛唐城市分布的情况。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这一时期(       

朝代

统计年份

黄淮地区

长江—珠江地区

西北

总数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数目/个

占比

东汉

140

700

59.3%

383

32.4%

98

8.3%

1181

100%

盛唐

740

615

37.5%

964

58.8%

60

3.7%

1639

100%

A.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B.水运交通主导城市分布
C.南方社会比北方更稳定D.关中的城市化水平最高
8 . 下表是汉武帝时期主要中朝近臣的生平,这表明(     

严助

吴人,以贤良对策为中大夫、侍中。

朱买臣

吴人,家贫,因上书为中大夫、侍中。

吾丘寿王

赵人,家贫,因上书为郎,迁光禄大夫、侍中。

主父偃

齐人,家贫,因上书为郎中、中大夫。

东方朔

蜀人,以赀为郎,擅文学。

董仲舒

广川人,以贤良对策得进。

终军

济南人,博士弟子,因上书拜谒者、给事中。
A.察举制是汉朝主要选官方式B.汉武帝时期皇权得到了加强
C.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统治思想D.黄河流域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2024-03-18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据下表可知,当时我国(     
年份文件
1979《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
1981《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
1983《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1984《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
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A.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D.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
2023-11-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三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下表为洪武年间却(禁)贡情况。这反映出明初(     
时间却(禁)贡国原因
洪武五年(1372)安南安南陈叔明弑其主日熞自立,遣使人贡,却之
洪武七年(1374)日本其国王良怀遣僧朝贡。以无表文却之。其臣亦遣僧贡马及茶布刀扇等物。以其私贡却之
洪武十四年(1381)安南以安南寇思明,不纳
洪武二十四年(1391)占城以占城有篡逆事,却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安南以安南擅废立,绝其朝贡
洪武二十七年(1394)安南同上
注:根据《明实录》《东西洋考》《海澄县志》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A.强化海禁断绝贸易往来B.对外交往追求政治影响
C.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扩大D.商品交易遵循严格程序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