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的数百条约文中有那么几条对战争挑起者进行了指控,这只是会议操纵者为了平息在一战中受到重大损失和伤害的各国人民的愤怒情绪而做的官样文章,只是在形式上“指责”、“拉诉”德国和德皇威廉二世发动了这次战争,应承担罪责,受到应有的制裁和审判。对于英、法、美等国来说,它们的兴趣主要在于制裁德国,如何更多地获得赔款、领土和殖民地,而不在于审判战犯,为世界人民伸张正义。因此,当荷兰政府拒绝引渡德皇威廉二世的消息传到巴黎时,各国首脑只是表示遗憾,而不再考虑采取坚决有效的措施。凡尔赛和约中,凡是涉及到列强利益的条款几乎都能兑现,唯独追究战争责任和制裁战犯的条文成为摆式和陪衬,这对被称为战后的和平会议及条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摘编自罗天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分析》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盟国决定在纽伦堡成立国际军事法庭,对纳粹德国首要战犯进行审判。根据传统的国际法,即使国家从事了侵略战争,它也不应受到国际审判。纽伦堡审判确立了一个“决定性的先例”,即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必须在法律上负责。传统的“国家行为”理论认为,战争是一种“国家行为”,国家领导人不应遭到谴责,他们作为个人之所以犯下战争罪,是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是个人私利,武装部队及其指挥官特别是中下级军官不过是执行命令。但是,鉴于纳粹暴行特别是种族屠杀,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认为,纳粹领导人以及参与大屠杀的主要人物应当对此负责。

——摘编自周桂银《奥斯威辛、战争责任和国际关系伦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凡尔赛和约》对于一战战争责任的追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在战争追责方面的发展及意义。
2024-01-30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代货币的演进历程一览表

时期

货币演进的主要表现

时期

货币演进的主要表现

二里头遗址

出现海贝、仿制贝

北宋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开始出现铜铸币

纸币成为单一流通货币

春秋战国

形成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明、清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晚清

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西汉至唐初

统一铸造五铢钱

南京国民政府

实行法币改革

铸行“开元通宝”钱

2016

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根据《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等编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中国历代货币演变的主要趋势,并就其中的一种趋势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自原始社会开始采集和利用茶叶,但在唐之前,茶叶大抵采自野生茶树。随着饮茶之风渐广,茶叶消费量激增,靠采集野茶无法满足庞大的消费需求,于是,人工种植的茶园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茶叶核心产区。从茶叶种植上看,除去岭南道韶州、容州、象州产茶外,几乎尽出自长江流域。唐建中年间,北方饮茶之风日盛,大量的茶叶需从长江流域运往北方,带来了由南至北的繁盛的茶叶转运贸易。位于大运河枢纽素有“扬一益二”的扬州,成为唐代茶叶南北运输中重要的集散地,大量茶叶通过运河运到洛阳、长安。同时周边少数民族开始依赖饮茶消解酒食,维持身体健康,刺激着唐王朝与周边国家民族的茶马贸易和茶马古道的开辟。

——摘编自刘礼堂、万美辰《唐代长江流域的茶叶种植与饮茶习俗》

材料二   对中国茶叶的依赖引起了英国人的警觉,他们认为英国急需寻找一个新的茶叶供给源,以结束中国对世界茶叶市场的垄断。这个地方很快被选定——英国的殖民地,印度。这里有合适的气候、廉价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土地。1848年,罗伯特·福钧被英国东印度公司派往中国,深入内陆茶乡,盗取中国茶树品种与制茶工艺,使茶叶在印度得以大批量种植和生产。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成果也被应用到茶叶的制作与运输中,尤其是大量制茶机器的出现,使此前从事制茶的小作坊纷纷转变为大工厂,到19世纪末,印度已经实现了各个环节的机械化,印度茶的产量迅速超过中国茶的进口量。印度茶不仅产量巨大,而且关税为零,这一切导致茶叶价格大幅下降,茶因此走入大众生活。

——摘编自韩红星、单依依《以茶为媒:明清中英贸易背景下茶的跨文化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大量种植茶叶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引种茶叶带来的影响。
4 . 近日,因ChatGPT而闻名的OpenAI公司高层出现严重分歧与激烈斗争,公司首席科学家担心,如果继续加快ChatGPT的升级迭代,可能会带来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这说明(       
A.新的技术发展必然遭受重重阻力B.需要审慎对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大势所趋D.人工智能技术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梯田”一词始见于南宋范成大对今江西宜春高山梯田的记录。江西赣州崇义的上堡梯田与广西龙胜梯田、云南元阳梯田并列为中国三大梯田奇观,都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梯田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土地资源得到较为充分开发利用B.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D.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6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于1927年10月开始创建,1928年就铸造发行了“工字银元”(见下面左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1932年3月国家银行成立,不仅继续制造银元,又于1932年7月开始统一发行苏维埃纸币(见下面右图),据此可知(     
A.中国共产党探索经济建设B.苏维埃政府复制苏联经验
C.国民党军队“围剿”失败D.革命根据地商品经济繁荣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旧民主生理解推动

《觉醒年代》故事片段如下:

1912年清廷覆灭,中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年代。人们在愚昧中苟活,在无知中残存,中国这个几千年的大国,又一次迎来了沉重的打击,无数人民流离失所,无数人民在封建礼制的摧残下,滋生出一副吃人的社会。人们开始怀疑这样的中国是否还有救,这样的中国是否还能继续生存与延续。人们开始绝望,变得麻木,变得开始接受这样一个残破中国的现实。中国这个屹立于东方几千年的雄狮,终渐陷入了沉睡。当周围无尽黑暗时,总有一束光明照耀前方,在这个吃人的社会下,一代新人站了出来,李大钊、陈独秀,一批批革命先辈用他们的方式试图唤醒沉睡中的中国。他们以笔为武器,以文章为阵地,在一个不见血腥的战场上,开始了他们的战争……

随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述故事片段中提取一个情节,并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再评述该历史现象。(要求:评述全面,史论结合。)
2024-01-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女性服饰雍容华贵,装饰物也繁杂富丽。唐朝时期经济发达,“丝绸之路”的兴起也使得唐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之间有着许多的商旅往来,因此唐朝服饰也深受西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唐朝女性衣装,从画作到实物,绝不保守。唐朝社会文化环境开放,服装设计思路中充满着外来文化,也使得唐朝服饰内容丰富多彩,形成了不断自我创新的文化基础。衣帽装扮和着装礼仪随着社会要求和职业要求不断变化着,当然在这之中也有一定的人文色彩。

——摘编自唐凯旋《唐朝服饰的探究》

材料二:宋朝建立初期,受战乱影响,民力匮乏,百废待兴,自然自上而下都提倡节俭。太祖躬身践行节俭,要求自己、后宫、王公大臣奉行简朴生活。再加上宋朝推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文人士大夫走向政治权利中心,形成以知识分子为中心的审美视角,表现出与唐朝不同的审美观——质朴、淡雅的审美,这种美学观念奠定了宋朝美学的基调。随着宋朝女子“三寸金莲,杨柳细腰”审美之风的流行,出现了与之体型审美相适的窄长造型服装,如宋朝褙子窄身窄袖的造型。宋朝中后期,由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女子服饰在继承前期服饰风格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新款式,打破了宋朝服饰初期简朴的风格,呈现出奢华、新奇之风。

——摘编自陈长美《宋朝女子服饰流行变迁的社会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唐朝服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唐到宋服饰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1-2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1946年12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动军属以村县专署为单位给前方战士写慰问信,考虑到很多士兵家属和区村干部不会写字,还专门号召小学教师协同办理。这一做法旨在(     
A.缓解士兵思乡之情B.坚定信念鼓舞士气
C.巩固革命统一战线D.确保解放战争胜利
2024-01-2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39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 毛泽东在会上发出“自己动手”的号召。1941年中共中央再次强调走生产自救的道路。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学人员和人民群众纷纷响应, 掀起大规模的生产运动。此举主要目的是(     
A.促进军民团结B.巩固苏区政权
C.坚持长期抗战D.完善财经制度
2024-01-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