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91 道试题
1 . 下表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

政权

古巴比伦王国

古埃及

古希腊

古印度

统治方式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法老至上的权威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城邦制度

种姓制度


A.同一性B.阶段性C.多样性D.规律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朱熹强调“圣德至道”,他认为:道是人人共同必由的道路;德是每个人自己要明白的必须遵守的原则和要去践行的准则。这表明朱熹
A.强调人的主体地位B.注重内心的道德自觉
C.重视社会人伦和谐D.主张民众的礼乐教化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神宗时御史中丞邓绾在上奏中说:“富者所以奉公上而不匮,盖常资之于贫。贫者所以无产业而能生,盖皆资之于富。稼穑耕锄,以有易无,贸易其有余,补救其不足,朝求夕索,春贷秋偿,贫富相资,以养生送死,民之常也。”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9

材料二       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富人为天子养小民,又供上用,虽厚取赢以自封计其勤劳亦略相当矣。小民之无田者,假田于富人;得田而无为耕,借资于富人;岁时有求于富人;有甚者,庸作奴婢,归于富人;游手末作,俳优伎艺,传食于富人。而又上当输,杂出无数,吏常有非时之责无以应上命,常取具于富人。

     ——【南宋】叶适《水心别集》卷2《民事下》

材料三     两宋与前代相比,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贱不必不贵”经济上,“贫不必不富”;职业上,“士多出于商”。这种社会流动打破了“士之子恒为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予恒为商”的传统四民结构。

       ——摘编自张邦炜《两宋时期的社会流动》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宋代社会流动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宋代社会流动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宋代社会流动还可补充哪些类型或内容的史料。
4 . 中世纪欧洲盛行的音乐,如奥尔加农和基督教音乐,几乎都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15世纪后,在自己作品上署名的现象非常普遍,涌现了大量流芳百世的作曲家。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自我意识的觉醒B.文学艺术的繁荣C.追名逐利的风气D.宗教信仰的弱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甘地在《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中说:“有了《新生活》和《印度青年》的广阔平台,我能够最大限度地向读者宣传'非暴力当时,每份发行量都很大,曾一度突破4万份。通过刊物,与群众沟通,对于揭露暴政有重要作用。”甘地在此强调
A.刊物决定了政治发展方向B.刊物发行主要为反暴政斗争服务
C.刊物发行量逐年大幅增加D.刊物动员群众并宣传了斗争策略
2022-04-28更新 | 29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粮食问题与农业生产】

材料一   人类学家发现,在这些部落中,男人负责狩猎动物、提供肉食,而女人则负责采集营地周围所能发现的一切可供食用的东西,如植物块根、浆果、坚果、昆虫、啮齿类动物、贝类等。虽然男人弄来的肉类极受欢迎,但事实却是,女人采集来的食品仍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女人采集来的食品经常是男人带回的猎物的两倍……农业首先在少数几个存在可以驯化的动植物的地区成为主业。在这一驯化过程中,野生动植物长得越来越大,从而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因此,靠捕猎为生的原始人也就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去做食物生产者,而不是食物采集者——最后他们就变成了居住在村庄中的农民。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明代中期的广东出现一种叫“代耕架”或“木牛”的耕地工具,“一手而有两牛之力,耕具之最善者也”;灌溉出现了“虹吸”和“鹤饮”等新工具,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明代农业生产的革命性变化是作物品种的改良推广以及外来农作物的引进,麦类作物在南方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稻麦轮作制得到普遍应用;水稻在北方的种植区也渐有扩大。明中后期从海外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和甘薯,这两种粮食作物产量高,耐寒抗旱,在比较贫瘠的山地、早地和滨海沙地都能生长。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始时期和明代解决食物(粮食)问题的方式。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始时期和明代农业发展的特点。
7 . 有学者认为质朴、务实、外向、功利是秦文化的主要特征,相较于六国文化而言,秦文化是落后的,用相对落后的文化来兼并和统一先进的六国文化,终为其所累。学者重在强调(     
A.先秦文化的多元并存B.文化对统治的重要性
C.法家思想的时代局限D.秦朝灭亡的主观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比项葡属印度“葡萄牙锁链”(16世纪)东印度公司(英属东印度公司、荷属东印度公司)(18世纪)
贸易特权名义上王室垄断派船到印度洋的权限,实际上,贵族和商人也可参与英女王颁发特许状,得到东印度贸易的垄断权。荷兰共和国政府颁发特许状,垄断东印度经由好望角的贸易
贸易方式合法贸易、走私贸易(官员染指)英属东印度公司以出售股份的方式大范围筹集资金,航海结束后按照出资比例返还本金和利润。荷属东印度公司筹集长达十年的投资
对印度的维持与运营颁发通行证、缴纳税款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火炮攻占、派兵讨伐、屠杀土著、建立商馆等方式维持运营。1623年在安汶岛屠杀英属东印度公司商馆馆员等。从英属东印度公司手中夺取巴达维亚。从葡萄牙手中夺得了马六甲
货物种类胡椒、象牙等生丝、瓷器、茶叶、棉纺织品、香料等

——摘编自羽田正《东印度公司与亚洲之海》

(1)根据材料,概述与“葡萄牙锁链”相比,英属东印度公司的经营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东印度公司的活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战国时期,儒家对于“礼”的认识不断丰富,儒家分支之一的稷下儒家认为“礼”是在既定的社会秩序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以及适应于这套等级制度的伦理规范;国家为了维护既定的“礼”,有时必须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去遵守。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     
A.受到法治观念影响B.极力排斥社会阶层流动
C.放弃重建礼乐制度D.重视基层民众伦理教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代的军户和匠户,必须不时离开家乡,前往数百里乃至数千里的地方当差。以此为契机,在明前期相当长的时间里,出现了大规模的民众跨地域流动,形成了一个涵盖整个明帝国的跨地域网络。这一数量庞大的流动人群和跨越南北的服役网络的存在(       
A.有利于建构民众的空间认知和文化认同B.表明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放松
C.伴随着长途间区域贩卖的兴盛渐趋扩展D.维系着中央行政体系的高效运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