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这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
C.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2021-07-07更新 | 538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这次会议是专门讨论非洲事务的,但却没有任何一个非洲国家参加。在这次历时104天的国际会议上,各列强在非洲的势力范围得到初步确认,为日后帝国主义列强完全瓜分非洲提供合法性。这次会议
A.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B.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
C.推动欧美向帝国主义的过渡D.直接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A.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B.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前提条件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D.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入身束缚
2021-06-28更新 | 815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翻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裤。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
A.各民族文化上互鉴交融B.中外文化的相互交流
C.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D.汉族文化占主体地位
2021-06-26更新 | 777次组卷 | 39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唐朝,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甚至还开有“波斯邸店”。后邸店又分离出柜坊,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宝。由此可知,邸店和柜坊的出现
A.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求B.说明了重农抑商的松动
C.体现了唐朝的开放包容D.反映了商人地位的提升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考古发现,大汶口遗址有些墓穴内有大量精美的陶器、玉器和象牙器等,而有些墓穴内随葬品只有一两件豆、罐之类的陶器,有些甚至一所有。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农耕文明开始形成B.早期国家初具形态
C.建立了奴隶制国家D.已经出现阶级分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阿兹特克太阳历也称季节历,规定一年18个月,每月20日,年末5日为凶日,总共365天。其记录最详细的是种植和休耕时间及雨季与旱季何时出现等。材料可以论证(     
A.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制约B.天文历法与生产实践的关联
C.自然条件决定农业文明高度D.农业生产与社会科学的对立
2021-06-01更新 | 428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公安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参与者,其在变法失败后所著的《戊戌政变记》成为史学工作者研究这段历史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者们通过相关材料的比对发现《戊戌政变记》存在一些不实之处。之前备受质疑的袁世凯的《戊戌日记》则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主要情节被认为是可靠的。这表明
A.《戊戌政变记》不是第一手史料
B.袁世凯比梁启超更具史学规范意识
C.当事人的记录不可用于史学研究
D.史料的客观性受作者身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客户(非土著住户)大量增加,以户税和地税为主要内容的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地税按亩征纳,户税依据每户资产的多寡分为九等征钱,户等高的征钱多,户等低的征钱少。这一措施
A.加重了农民负担B.消除了土地兼并
C.有助于社会公平D.抑制了人口增长
2021-04-28更新 | 323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