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1819年苏格兰因刑事罪被捕的只有89件,1837年已有3176件,1842年增加到4189件。19世纪中叶工人平均寿命仅为22岁,普遍低于农民阶级。19世纪末,曼彻斯特市内有2万人住在地下室里,占工人数的12%。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英国(     
A.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相对滞后B.城市化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C.“城市病”催生了城市治理的新模式D.社会基层自治制度问题众多
2 . 如图所示是某位学者关于罗马法的论述。该学者的论述(     
罗马法由最初的城邦法即市民法(公民汉),发展为调整帝国境内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的万民法,它与罗马由一个城邦向地中海世界霸主的转变息息相关。罗马法适应了罗马对被征服地区进行政治统治的需要,与罗马对于新征服地区所采取的治理方式相辅相成。
A.凸显了罗马对新征服民族的管控B.剖析了罗马法律演变的基本规律
C.肯定了罗马国家管理的务实理念D.说明了罗马法对司法程序的重视
2024-02-01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
3 .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处于被分割状态的各革命根据地的中枢指挥作用,推动了各革命根据地政权、经济、文化、教育和党的自身建设。它(     
A.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革命
B.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C.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D.使中国革命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世纪的欧洲,大量农业人口转变成商业人口,刺激了交易市场的发展。城市模式适应了商品交易的发展,中世纪城市也就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经济中心。这说明中世纪城市(       
A.加速了庄园经济的全面瓦解B.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2024-02-01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5 . 揭示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单元,回答问题。

第四单元《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目录子目关键词摘编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村落的产生人类、农业、居住形式、公共活动场所
集镇的出现生产力、交换、财富和人身安全、市场
城市的产生功能、布局、典型代表
世界各地的民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文化习俗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演进工业革命
居住条件的改变居住、生活服务
基础设施的发展自来水、电力、交通、通讯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环境、交通、贫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第四单元的内容主旨。(要求:主旨明确、线索清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超过300字)
2024-02-01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综合测试(三)历史试题
6 . 古罗马城内的政治中心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帝国广场群,里面供奉着各位皇帝的神像和纪念品,可供市民进行参观和祭拜,具体的行政事务的办理位于城郊的皇帝府邸内。古罗马的城市布局(       
A.缓和了社会各阶层的紧张关系B.削弱了国家对市民的人身控制
C.推动了城市商业的繁荣D.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特点
7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时期州刺史的地位,在两汉之际,多次发生变动。州刺史的地位曾有过提高,从六百石变成真二千石,“成帝绥和元年,以为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乃更为州牧,秩真二千石,位次九卿,九卿缺以高第补”;但不久后便有人提出,六百石的刺史监察二千石的郡太守,监察官地位比较低,上进心更大,所以监察的效果更好,如果把刺史的秩级提高到真二千石,其中没有什么远大抱负的普通人,可能不做实事,没有办法发挥监察职能,故西汉“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到东汉建武十八年又“复为刺史”。刺史地位更重要的转变,发生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之后。由于州的范围大于郡,为了有效地镇压黄巾起义,需要把地方的实力加以整合,州被重视起来。刘焉的建议是要用重臣任州牧,被皇帝采纳,以中央的九卿去任州牧,使得州牧的地位大大提高。所以《后汉书》说“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与之相应,以前边地的刺史、太守主兵的制度,也由沿边州郡推广至腹地,以此镇压黄巾起义。这样,制度就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州由监察区变成了一级行政区,郡县二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制,这是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一次重要调整。

——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汉时期刺史地位的演变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影响。
2024-02-01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押广东卷第17题 中国古代史:不同时期的国家治理-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8 . 《汉谟拉比法典》中的以下条文(     
215条:医生用青铜刀治愈全权自由民之重伤或眼内障者应得10个银币。
216条:如患者为非全权自由民,应得5个银币。
217条:如患者为奴隶,由其主人支付医生2个银币。
218条:如医生用青铜刀为自由民割治,造成患者死亡或致眼损害者,应处以断指之罪。
①主要维护奴隶主的利益②说明青铜农具得到广泛使用
③反映出社会等级的差别④可用于研究古巴比伦的医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1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鸦片战争后,西医手术逐渐在中国出现并传播,但被认为是折损人体的妖术;19世纪晚期后,伴随着手术实践与知识译介的进展,西医在大城市中逐步被认可。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国近代科学不断发展B.国人医疗观念的进步
C.中西医的结合成为趋势D.西医成为时代的主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位于土耳其境内的卡塔·于育克遗址距今约8000年左右。考古学者在该遗址发现陶罐、皮革、石制和金属的工具、木刻、地毯和珠宝等物品。这一考古发现可印证该地区(     
A.出现贫富分化现象B.存在一定社会分工
C.最早从事农业生产D.商业贸易繁荣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