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榭岛遗址的年代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发现了双排并连的盐灶,手制厚胎粗糙的煮盐陶盆,用于支撑陶盆的烧土柱等。先秦文献《世本》记载:“夙沙氏始煮海为盐”,而宁波大榭岛发现的史前制盐遗存就是煮盐的,鲁北沿海也有史前存在煮盐遗址的线索。到商周时期,从鲁北沿海的考古发现看,煮盐规模显著扩大,煮盐工艺流程也更加进步,尤其出现了有意用草木灰铺就的摊场,来泼洒卤水并刮取生成的盐土,以及周壁抹泥防渗的淋卤坑,来过滤盐土获得符合煎煮要求的高浓度卤水,这应该就是文献记载的我国古代传统的煮盐工艺“淋煎法”。

——摘编自王青、曹洋《我国海盐考古二十年回顾》

材料二   把古沉船“华光礁1号”上的器物,与东南亚国家如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出土和出水的瓷器进行对比,发现它们之间具有高度相似性。由此可以推断这是一艘从中国港口装货,经过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将商品运送至东南亚国家的远洋商船。

“华光礁I号”的船载货物类别,是宋代海外贸易商品的一个缩影,其中尤以外销陶瓷器最为突出。因“华光礁1号”是一艘南宋早期沉船,各窑口的工匠按自己的理解生产瓷器。到了“南澳1号”沉船所处的明代中晚期,大量带有异域风情的瓷器出现,海外贸易实现了从过去的纯输出到“订制”输出的转变。

——摘编自符宇群:《贾宾:“海丝”古沉船如何诉说中外交流往事》


(1)分别说明材料一、材料二作者如何运用考古成果进行史学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光礁I号”的考古文物可用于研究哪些历史课题(拟出一个课题名称即可)。为深入开展所列课题的研究,请简要阐述你的研究思路。
2023-07-2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考古发现,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具有鲜明的古蜀特征,其中铜尊、玉璋等众多文物,具有中原特征。这反映了(     
A.中国早期国家已经出现B.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C.蜀地文明源于中原文明D.古蜀地区青铜冶炼技术高超
2023-01-11更新 | 19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兼容并蓄B.多元一体C.和谐共存D.天人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3年9月,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多件出土自洛阳的文物惊艳亮相。其中,有“超级国宝”之誉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首次面对公众开放,引来众多游客驻足欣赏。二里头文化遗址“绿松石龙”(     

A.很有可能是商文化的历史遗存B.反映了戎狄蛮夷华夏认同观念
C.体现当时人们对龙的图腾崇拜D.实证了统一封建制国家的存在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虢国墓地多选在依山傍水的高平之地,背山而河,远山遥树,视野开阔。墓地多实行族葬制(聚族而葬的埋葬制度)。墓区坐落有致,界限分明,一条界沟将国君与其他贵族、平民分开。墓室大致分为六等,第一等均为国君墓,墓穴深度在11米以上,出土精美文物在3000件以上,有青铜礼乐器、鼎、兵器、玉面罩、玉配件等;第二等均为太子墓,墓穴深10米以上,出土文物近千件,其中列鼎7件,无配鼎,有青铜礼乐器。 ……第六等墓穴埋藏浅,陪葬品很少,无青铜铜器。虢国墓地的发现,为周代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填补了中国西周考古史上的空白。

——摘编自齐斌《从虢国墓地谈西周时期丧葬特点与社会关系》

材料二 汉武帝之孙刘贺墓中出土各类文物达一万余件,真实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级贵族的豪奢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出土黄金数量突破400件,总重量在115公斤以上。其中四件金饼上题记:“南藩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金(酎金:汉代诸侯献给朝廷供祭祀之用的贡金)一斤”。出土的五铢钱总数约200万枚。在东藏椁内,出土了铜籍田鼎和铜籍田灯各一件(籍田: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意在“祈年”和“劝农)。在出土竹简中,发现了《论语》《易经》《礼记》等多种儒家经典。另外,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孔子像。

——摘编自信立祥《西汉废帝、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发掘的价值及意义略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周虢国墓葬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刘贺墓反映的时代特征。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墓葬考古的价值。
2023-03-20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广东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6 . 2021年广州市先秦考古取得重要进展,下述考古成果主要体现了(     
黄埔陂头岭遗址考古发掘面积约4000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5座、窖穴和灰坑260个,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墓葬38座。出土文物400余件套。
增城金兰寺遗址发现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史前贝丘堆积、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46座(出土古人类遗骸43具),各时期灰坑、柱洞、水井一批,出土各类文物208件套,以及贝壳、鱼骨、龟甲、鹿骨、猪骨等动物标本。
A.岭南先秦文明进程B.中原与江南文化交融
C.华夏海洋文明起源D.阶级产生与国家起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1年开始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工作,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为目标,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进行。2012—2013年,实施墓园的考古发掘;2014—2015年,进行主墓发掘;2016—2017年,进行海昏侯刘贺墓主棺内棺、五号祔葬墓主棺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启动青铜器、玉器、金器、漆木器、简牍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2018年,进行墓园2号墓的发掘。到2019年,共勘探约4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套)。

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简表(部分)

种类文物
竹简和木牍5200多枚仔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诗经》等。
整套乐器包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三十六尊伎乐木俑。
五铢钱约200万枚五铢钱,用木质封泥匣封缄,封泥铃印“昌邑”二字,匣上墨书“海昏侯家钱五仟”等文字。
异域风格文物骆驼形象的编钟笋簴(ju),独角羊形象的银质当卢,缠丝玛瑙,水晶及琉璃等。

——摘编自杨军《地下奢华: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


(1)根据材料,概括海昏侯墓考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
8 . 如表所示为春秋至西汉苏浙闽部分地区墓葬出土金属农具。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时代地点出土农具出处
春秋丹徒铜锸《江苏丹徒粮山石穴墓》
春秋六合铜锄、铜铲《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
春秋战国绍兴铜铲形器、铜锂、铁镘《绍兴出土的春秋战国文物》
战国绍兴铁凹形锄、铁锂《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西汉崇安铁犁、铁锄、铁锼、铁斧、铁锯、铁五齿耙、铁镰《福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试掘》
A.东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B.铁犁牛耕走向普及
C.经济重心南移不断加速D.精耕细作农业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西汉京津冀地区汉墓中出土铁质农具——览表。据此判断,当时京津冀地区
时代墓葬名称出土铁质农具文献来源
西汉邯郸王郎村汉墓《考古》1980年第1期
邢台柏乡东小京村汉墓《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
石家庄鹿泉高庄汉墓饼、鍤《高庄汉墓》,科学出版社,2006年
石家庄赵陵铺汉墓《考古》1959年第7期
保定满城汉墓犁铧、铲、镢、耙《满城汉基》,文物出版社,1980年
保定易县燕下都汉墓《河北省考古文集(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北京昌平史家桥汉墓《考古》1963年第3期
张家口阳原北关汉墓《考古》990年第4期
唐山陡河水库汉墓《考古通讯》1958年第3期
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坨头村汉墓《考古》1966年第1期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B.冶铁业领先于世界
C.盐铁官营规模扩大D.锄锸是主要铁农具
10 . 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汉书·诸侯王表》曰:“文帝采贾生之议,分齐、赵;景帝用晁错之计,削吴、楚”解决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B江苏睢宁出土汉代二牛抬杠式犁耕图江南经济已赶上北方
C汉武帝“轮台诏书"要求驻西域军队屯垦戍边有利于促进西部边疆的开发
D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孔子和弟子的画像儒学的世俗化趋势加强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