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古发现,江浙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兼容并蓄B.多元一体C.和谐共存D.天人合一
2 . 如表所示为春秋至西汉苏浙闽部分地区墓葬出土金属农具。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时代地点出土农具出处
春秋丹徒铜锸《江苏丹徒粮山石穴墓》
春秋六合铜锄、铜铲《江苏六合程桥二号东周墓》
春秋战国绍兴铜铲形器、铜锂、铁镘《绍兴出土的春秋战国文物》
战国绍兴铁凹形锄、铁锂《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西汉崇安铁犁、铁锄、铁锼、铁斧、铁锯、铁五齿耙、铁镰《福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试掘》
A.东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B.铁犁牛耕走向普及
C.经济重心南移不断加速D.精耕细作农业成熟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物展览

19521956年新中国的文物展览促进了公众对过去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当时国家现实需要的理解。如表为19521956年其中部分展览会概况。

时间展览内容举办单位
19521955模型类:原始社会生产者塑像、中国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商代白陶罍、战国车、秦代的权和量、新疆出土汉简(兵器册)、河北易县出土的10种唐代铁器等。
照片类:中国原始社会陈列、殷墟发掘展览、夏商周陈列、秦汉陈列、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陈列、伟大祖国建筑展览、中国四大发明及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等。
北京历史博物馆
1954出土的文物600余件。在时代上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殷、周、汉、魏、六朝、隋、唐、宋、元、明等。文化部
1954各地出土文物发掘情况的照片等130余张、墓葬的发掘图、平面图、剖面图等。广西省文管会
1955人民政府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和旅大区两年来的勘察、保护工作的情况以及部分捐献品。旅大市文化局
1956“从猿到人”的原始社会内容的相关模型与图片。青海省文物工作组

——据《文物参考资料》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1952~1956年新中国的文物展览有助于我们“增进对当时国家现实需要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材料

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年代为战国早期的礼乐之器,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它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摘编自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简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曾侯乙编钟”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的文物价值。
5 . 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银饼的史料价值银饼为考古文物,属一手史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庸调银信息,可用于研究唐代赋役征收的方式,庸调除征收布帛外,亦可折纳银饼;银饼须署上相关人员名字、缴交须验明成色和重量,说明银饼铸造和赋役缴交有严格规范的管理;庸调上缴国库,说明庸调银具有国库金融储备功能;银饼錾文,还可用于唐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官吏设置南方经济发展、开元盛世景象和文字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1)请仿照银饼史料价值的撰写方式,说明唐代《金刚经》的史料价值。
(2)除上述材料外,要研究佛教传入的历史还可以借助哪些史料?请至少列出两例。
6 . 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是辽宁省博物馆,其藏品以传世的历史艺术类文物为主,分为考古、书画、雕刻、陶瓷、丝绣、服饰、铜器、货币、漆器、景泰蓝、家具、古生物、少数民族文物、甲骨、碑志等18类文物。由此可见,该博物馆(     
A.藏品丰富且特色鲜明B.侧重收藏少数民族文物
C.历史悠久且享誉中外D.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2023-04-23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7 . 大约公元前3500年,也就是5500年前,人类文明出现了两大发源地: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和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我们若要确认他们之中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产生地点,最具说服力的是
A.对文献记载的甄别考证B.对古代神话传说推测演绎
C.文明成就影响世界范围D.对考古文物的鉴定分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世纪60年代初,在江西省修水县山背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两座用红砂土掺入稻秆和谷壳再经焙烧筑成的房址墙基,出土了34件翻土用的石锛、9件收割用的石刀和10件砍伐用的石斧。这一考古成果表明,此时山背地区(     
A.引领了江西农耕文明的发展B.已经出现阶级分化的现象
C.食物来源已由采集转向生产D.受到中原农业文化的影响
2024-04-23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学2024-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22年6月,考古学家又在三星堆遗址(成都平原)八号祭祀坑的西北侧,发现一尊由三个部分焊接而成的青铜顶尊人像。底部是一尊方形底座带盖的圆罍;主体部分是一尊蛇身人像;头顶还有一个觚形尊。考古专家认为其器形带有明显的中原地区青铜器文物的特征。据此可知(       
A.文化遗址多数分布在大江大河地区B.文化之间存在相互交流和影响
C.三星堆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D.三星堆是当时青铜制造业中心
10 . 汉文帝的霸陵考古发现,其陵墓地表无封土,外藏坑出土器皿以陶制为主,与文帝“欲为省,毋烦民”的遗诏相吻合。这说明(     
A.实物史料比学术资源更加可靠B.历史真相都可以从考古中还原
C.考古发现与文献研究相互印证D.文献材料缺乏历史研究的价值
2024-01-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