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凤(鸟)最早为东夷族的图腾。夏商及西周时,华夏族等很多部落中也流行崇拜凤(鸟),商族的神话也以为其先祖与玄鸟有关。从考古文物看,长江流域的楚墓中也出土有很多凤(鸟)图案的绣品、木雕及帛画。这反映出(     
A.古代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B.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C.华夏认同观念的初步形成D.楚文化的发展具有滞后性

2 .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西汉海昏侯墓葬,不仅出土了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还出土了骆驼造型的编钟架构件鎏金青铜钩,这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这反映了汉代(     

A.游牧民族的南下较为频繁B.南方主要交通工具是马车与骆驼
C.江南地区手工业领先北方D.陆上丝绸之路对江南地区的影响
2023-09-21更新 | 6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这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
C.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2021-07-07更新 | 5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图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青铜鸟足神像,这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这一文物印证了(     

A.区域经济文化交流频繁B.国家初始形态基本具备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D.宗教蒙昧主义思想盛行
5 . 出土于四川绵阳的经脉漆雕彩绘经络漆人,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标识了人体经络穴位的木质漆人(见如图)。该模型全体涂以黑漆,其上刻有供针灸用的红色经脉路径,与《黄帝内经》的记载有相似之处。该漆雕(     

A.是中国古代医学领先世界的依据B.价值应与医学文献相互印证
C.体现了漆器工艺者丰富的想象力D.构造完整的还原了人体结构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无论是从考古发现上看,还是从传世文献上看,耜和未都是中国最古老的农具。《易经·系辞》记载,伏袭氏之后兴起的种农氏,砍削木头做耜,弯曲木头做未,将两种利器传播至天下。在山东嘉祥武梁祠东汉画像砖中,人们.发现了一幅(神农氏耕作图)(如图所示),描绘的是神农氏弓步俯身持未耕作的场面,画侧题有:“种农氏,固宜教田,碎土种谷,以振万民,"神农氏生活的准确年代已不可考证,故人们一般认为他生活在黄帝同时代或稍早的炎帝时期,考古年代与河姆渡遗址第一期遗存接近。2002年,使西考古工作者在宝鸡市关桃园遗址发掘出一批骨耜,这些骨耜距今约7000年,多为鹿的肩胛骨经削磨制成的,刃端有不同的形态。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相比,关桃园遗址的骨耜可能与传说中的未知发明者神农氏的关系更加密切。


——摘编自许永杰《农耕星火》

材料二   先秦时期的器物表面、汉魏时期的画像砖以及五代唐宋的石窟壁画中,都有关于耕织主题的绘画留存。到了宋代,由文人西家创作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生活的《耕织图》问世。南宋初年,于潜县县令绘制了45幅《耕织图》,分《耕图》和《织图两部分,其中《耕图》呈现了水稻生产从浸种到入仓的21个步骤,《织图》汇总了养蚕与丝织从浴蚕到剪帛的24个步骤,每个步骤均配以图画和五宫律诗。推广耕作、丝织技术。促进农田的开垦、丝织的发展是绘制《耕织图》的主要动机,很快,在(南宋)高宗的嘉奖和士大夫的推广下,《耕织图》的影响进及当时整个江南地区。不仅如此,《耕织图》在后宫也颇有人气,吴皇后命画工临摹此图的“委织”部分,并依据自己的亲身经验让画工作了全面修改,且加以题注,对蚕桑种植和丝织生产过程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描绘和说明。

——摘编自张所字《<耕织图>:展现农耕文明的美丽画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明耒耜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分析《耕织图》受到推崇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神农氏耕作图》和《耕织图》所共同反映的经济形态。
2022-08-0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