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0 道试题
1 . 唐朝时节度使多由武将担任,坐镇一州,从军事上节制藩镇内其他各州,其他各州被称为“支郡”。宋朝实行“罢领支郡”,由中央派遣官员“权知军州事”。这一变化(     
A.体现了重文轻武B.提高了文官的地位
C.加强了中央集权D.使节度使退出舞台
2023-12-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社会大变动,使得思想家们把目光从“游谈无根”的泥潭中转向社会,转向现实,把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起来,对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抨击。

——王杰《反省与启蒙:经世实学思潮与社会批判思潮——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群体为例》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皇帝的姓)改号(国家的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在布道过程中,利玛窦没有强迫本地人接受天主教,即使加入天主教的人,也并不反对他们继续按照中华传统行事,如祭祖尊孔;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天”和“上帝”并无本质上的区别。而祭祀祖先和孔子只属于追忆先人和缅怀哲人的仪式,与信仰不干涉。如果不增加对其他神灵的信仰、祈祷等威胁天主教信仰的内容,就算不上是违背基督救义。

——张永乐:《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载《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之际,思想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三,归纳利玛窦在中国传教体现了哪些特点。
2023-12-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清朝皇帝所主“大一统”观念,改变了“中国”的疆域定位观念: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这一变化反映(     
A.民族观念的发展变化B.奠定了中国疆域版图
C.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D.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2023-12-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杭州历史悠久,北宋欧阳修《美堂记》称其“四方之所聚,百货之所交,物盛人众,为一都会”,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亦云“杭州之外城,东西南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繁,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由此可知,二者都认为杭州(     
A.区域间长途贸易发达B.城市管理混乱无序
C.城市化水平全国领先D.商业繁荣人丁兴盛
2023-12-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唐朝新科进士放榜后,皇帝亲自到曲江池赐宴,称为“曲江宴”。有诗云:“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宴会结束后由擅长书法的人将进士姓名写在大雁塔塔壁上。有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材料反映了(     
A.科举制的完善与发展B.科举制促进唐诗繁荣
C.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D.科举制加强君主专制
2023-12-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春秋时期,“市”的数量明显增加,并且设“司市”作为市场总的管理机构,“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此外,设立了“廛人”、“胥师”、“司稽”,分掌收税、监督、保卫等职责,负责维护整个市场秩序。这主要说明了春秋(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市场发展和完善
C.城市数量的增加D.手工业非常繁荣
2023-12-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据史载,夏人经常频繁换土易地,曾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迁徙;《世本·居篇》中也说夏朝的都邑地望不一、“夏禹都阳城,……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疆域空前广大B.经济不够发达C.方国势力扩张D.民族矛盾尖锐
8 . 如下图所示,是1914年8月发表于英国杂志《笨拙》的漫画,图中举着大棒炫耀武力的是德国。在他面前的小孩手拿木枝,目光坚定,身后栅栏上印着“NO THOROUGHFARE”!据此判断,该漫画旨在(     
A.赞扬比利时对侵略者的奋起反抗B.同情塞尔维亚的孤军奋战
C.讽刺德国“速决战”计划的破产D.号召协约国集团并肩作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朝某时期的诏令指出:“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近日科举每习空文,屡降明诏,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稗全国之人,咸趋实学,以备任使,用意至为深厚。”这一诏令(     
A.推动了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B.使经世致用之学得以逐渐普及
C.促进了学堂选官制度的确立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法国对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被谋以这样的政策来征服,就是它几乎仅仅是被法国的观念、模式、文化、政治和经济来指导”。然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种瓜得豆”的效应——在殖民者看来,“犯罪曲线”和欧洲教育的曲线同时上升。这表明(     
A.印支社会进步受到殖民政策阻碍B.资本主义制度与殖民地文化冲突加剧
C.法国殖民统治方式呈现出多样性D.文化殖民客观上推动殖民地民族觉醒
2023-12-07更新 | 1027次组卷 | 22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