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0 道试题
1 . 有学者曾说:“1500年的欧洲正处于转变之中,旧事物日趋衰亡,万物皆在更新”,欧洲正在走出生存低谷、变革和躁动的时期,社会中孕育着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最终以地理大发现的形式爆发出来。该观点可以用来说明(     
A.商品经济的生机逐步显现B.殖民主义统治广泛确立
C.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D.工业化浪潮的突飞猛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献公时政府以五家为“伍”编排户口;秦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汉承袭秦的户籍制度,且在每年八月进行户口清查,年终还需将户口变化层层上报,接受中央的审查。据此可知秦汉时期(     
A.户籍管理制度日趋完善B.基层官员行政权力扩大
C.中央政府完全控制地方D.社会底层民众缺乏流动
3 . 根据北洋政府规定,文官考试合格人员学习期满后,可被授以荐任文职或技术职任用。事实上,如史鼐1920年任主事,杨晋源1924年任佥事,陆懋德也是在1924年才取得教育部视学的位置,而他们在1918年即已学习期满。这可用于说明,北洋政府时期(     
A.公务员选拔体现出新旧交织的特征B.注重对官员的甄别审查
C.文官制度实施过程中效度出现偏差D.文官制度已经初具体系
4 . 如表所示为先秦儒法两家的法律思想与治国主张(节选)。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项目儒家法家
法律思想起源天是人间法的起源法律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地位相对轻视法及强制作用重视法的作用
治国主张“为国以礼”、“为政以德”、重“人治”“以法治国”、“以力服人”、重“法治”
A.法家的“法治”优于儒家的“人治”B.儒法思想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
C.儒法两家都蕴含朴素的平等思想D.两者差异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5 . 2000年,中共中央批准的《纲要》规定:“加强对《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这可用来说明我国(     
A.公务员考录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B.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C.初步构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D.正式形成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面左图是郑和航海路线图,右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根据两幅图能得出的正确历史结论是(     
A.郑和航行规模大于新航路开辟的航行规模
B.中西远洋航行都得益于国际劳动分工细化
C.新航路开辟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D.郑和航行一定程度为开辟新航路奠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285年,法王腓力四世即位,推行强硬的兼并政策以加强君主集权的统治。在扩张王权的过程中,为筹措经费,腓力四世开始向教会征税,从而与教皇发生冲突。为争取全国力量的支持,腓力四世 (     
A.召开三级会议B.研究日耳曼法
C.修建凡尔赛宫D.推进宗教改革
8 . 在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的太子坡,这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曾经是红三军8师驻扎的根据地。当地一个叫“福”字照壁的墙上,如今依然清楚地写有:“红军是工农贫民的军队”、“实行土地革命”两幅红军标语。这可以用来说明(     
A.北伐战争推动农民革命热情B.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的探索
C.力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中共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喝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     
A.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B.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
10 . 汉朝初年,“任子”是汉朝为官僚子弟提供的特权性仕途之一。简而言之,就是吏二干石(相当于郡守级的官僚)以上,任职满三年后,就可以任子弟一人做郎官。这一现象易导致(     
A.社会阶层严重固化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
C.贵族政治卷土重来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