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所示是在南苏伊士挖掘、出土的莎草纸。这批纸被认为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人民使用的书写材料,共40张,纸上记录了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甚至具体到港口工人的数量。这批莎草纸

A.反映了苏美尔文明的辉煌B.展现了古代雅典民主制的盛况
C.有助于了解种姓制的影响D.可以用来研究象形文字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孟子提出“仁政”,首先要使“民有恒产”,“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五十而衣丝,七十而肉”,遇到灾荒可以避免死亡。孟子这一主张
A.竭力维护了奴隶制度B.顺应了封建经济发展的要求
C.违背了孔子仁的思想D.指导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
2021-11-28更新 | 720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石柱回龙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明朝时,朝廷规定了由地方府、州、县举行“乡饮酒的内容和程序,既要宣讲“为臣端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等内容,也包含“为民读律”的环节。由此可见明朝举行乡饮酒礼的目的是
A.辩论德治与法治的优劣B.总结礼仪制度并编制法典
C.鼓励宗族内的扶贫济困D.将礼法结合进行基层教化
2021-07-07更新 | 779次组卷 | 38卷引用:重庆市石柱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各族原来自称“华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民族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指(     
①少数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     ②华夏族吸收新鲜血液发展壮大
③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④各个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相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战国时期,粮食价格已用铜币来计算;临时雇工即“佣客”工资已用铜币来支付;国家征收的部分赋税已开始用铜币来交纳;当时在各国流通的铜币有“布”“刀”“圆钱”“铜贝”四种形制。这表明
A.重农抑商政策效果不佳B.社会政治影响到货币的形制
C.青铜铸造技术有所进步D.商业发展促使货币广泛流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