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5 道试题
1 . 1915年,以高(阳)保(定)为中心的织布区域内,共有平面(织)机五千六百余架,至1919年增至两万一千余架。此间,织布之风“很快传布到离城四五十里的农村”,“人民几有织布为主,耕地为辅的趋势”。这一区域织布业的发展(       
A.缘于民族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B.改善了近代工业的结构
C.得益于引进新的商业经营形式D.实现了“富强救国”目标
2024-04-16更新 | 216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虽然察举制要求郡县官吏定期进行人才选拔,但“乡议士断”才是察举制的首要环节,这意味着察举对象必须先得到乡民的举荐。对基层人才而言,只有发自真心地帮助乡邻,才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而走向仕途。这说明察举制的推行(     
A.利于基层社会和谐B.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带有直接民主色彩D.打破了“世卿世禄”
2024-04-11更新 | 652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在罗马共和国的最后几百年间,《十二铜表法》因新判例和新原则的出现而有所改变。这些新判例和新原则来源不一:有的来源于习俗的变化,有的来源于斯多噶哲学的教义,有的来自判官的裁决,尤其是来自大法官的文告。在元首制时期,罗马法发展到了顶峰。这部分地是因为法律扩展到更宽广的司法领域,扩展到既包括意大利公民,也包括生活在异地他乡的外域人的生活和财产方面。材料旨在说明罗马法体系(     
A.随意性强,解释权掌握在大法官手中B.不断地完善,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C.成为罗马历史上成就最高的法律制度D.对欧洲国家的法律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2024-04-10更新 | 144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24年的春运,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主要体现在自驾的比例增加。为适应这一变化,交通运输部上线“e路畅通”微信小程序,帮助人们查询高速公路实时状态等信息,如果遇到事故,也可通过小程序“一键呼救”。根据材料可知(       
A.中国高速公路里程已位居世界第一B.信息革命成果已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C.汽车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D.微信小程序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
2024-04-08更新 | 361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314年建成的卡昂城时钟上写着“我让时间发声/以使平民欢欣”。15世纪里昂市民请求建造时钟的请愿书宣称:“如果建造了这样的一座钟,那就会有更多商人来到市集,市民们会感到安慰、振奋和愉悦,生活也会更加有序,市镇也会有一处风景。”由此可知,城市时钟(     
A.适应了工业生产的需要B.有利于时间观念的形成
C.促进了工商市镇的兴起D.推动了民族意识的发展
6 . “边界”这一概念在外交领域或表述历史内容时常用。如图,自战国开始至明朝,我国范围内的各政权、部族多少不一、所及范围时有变化,地图上的中国边界也不时在发生变化,因此其边界只能表示为“政权部族界”,反的是一国内部的政权区域到清朝,经过康雍乾三代皇帝一百多年的开拓和经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最终确立,地图上的中国版图边界开始表示为“国界线”。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     

                                     图1 明朝形势图(1433年)                                               图2 清朝疆域图(1820年)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在形成之中B.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增强
C.疆域性质逐渐变为近代主权国家疆域D.疆域范围由变化不定转变为清晰
2024-04-0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代墓葬遍布云南各地,下表为部分云南墓地出土的汉代钱币的情况(部分)。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墓葬名称出土概况
曲靖八塔台墓地武帝以后到西汉末期墓葬49个,其中出土五铢钱或新莽钱的有21个
曲靖潇湘平坡墓地武帝以后的墓葬21个,其中出土五铢钱的墓葬8个
陆良薛官堡墓地汉武帝以后到东汉的墓葬47个,其中出土五铢钱或新莽钱的有6个
江川李家山古墓群西汉中期到东汉的墓葬64个,有2个出土五铢钱
A.中原和西南地区贸易出现B.商品区域化生产特征明显
C.云南与中原贸易较为频繁D.重农抑商的政策渐趋放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考古发现,采用上釉制作技术的唐代岭南地区窑址共有8座,其中粤东有潮州北郊窑、梅县水车窑,粤中有南海、新会官冲、三水、广州西村,粤西有廉江、遂溪。这些陶瓷产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对此合理的认知是,唐代岭南地区(     
A.制瓷技术显著进步B.区域发展趋于平衡
C.海外贸易发展活跃D.政府掌管对外贸易
2024-04-05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9 . 阅读下列表格   

古代中国手工业基础知识

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后期:与农业分离;夏、商、周:官府垄断;春秋战国:三种形态出现。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高超的冶金技术

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冶铁技术西周:已能制造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技术春秋晚期:有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领先世界。
享誉世界的陶瓷业发展过程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技术成熟。青瓷、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元代。制瓷中心:明清:瓷都——景德镇和青花宠、彩瓷、珐琅彩。
影响唐朝:开始输出国外:明清: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亚非欧各国;17世纪起:世界各地开始生产瓷器。
距今四五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西周时期: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汉代:丝绸之路;明清鼎盛时期:(1)丝织中心一苏州、杭州;(2)民营丝织业兴盛;(3)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请回答;
(1)根据表格,简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冶炼业的主要成就。
(2)根据表格,简述我国明清时期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3)根据表格,概括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征。
2024-04-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9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折称:“从古各国角力之时,大率皆用远交近攻之道……今日中国之力,断不能兼与东西洋各国相抗”,俄国“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实受其益”,因此,“如俄用兵假道,供其资粮车马”。这反映出此时的清朝官僚(     
A.试图推行“联俄制日”外交B.决定放弃旧的传统宗藩关系
C.对列强侵华本质有清醒认识D.对西方的态度转为主动西化
2024-04-01更新 | 342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