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城市被恩格斯称为是“中世纪的花朵”。10世纪前后,西欧一批新兴城市相继发展起来,其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领主的剥削C.手工业的兴盛D.农奴逃出庄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代准南盐课甲于天下,但自咸丰元年(1851年)后,长江道路不通,两淮票运亦坏。1853年,清政府在淮南改行就场征税办法。1857年,为确保盐课,又将淮南盐务改为设局征税,允许商人每贩盐一担,到局纳税银一钱后,即可自由行销各地,至于销往何处,不再限制。这说明(     
A.江南赋税结构发生剧烈变革B.盐课征收之权下沉到了基层
C.农民起义冲击促使盐税改革D.盐业统一市场规模不断延伸
3 . 《宋刑统》中明确规定,禁止市民在墙上凿洞、向街道排放垃圾,如果有敢触犯者,将会受到刑事处罚。另外,政府也加强了对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对于堵塞河道的违章建筑,官府有权力采取强硬手段将其拆除。据此可知,宋代(       
A.城市规划杂乱无章B.注重城市环境治理
C.坊市界限已被打破D.有意维护等级秩序
4 . 读下图,据此可知,当时(     
A.区域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B.战争方式发生根本改变
C.游牧与农耕文明融合加速D.区域性大国间冲突加剧
5 . 宋太祖下诏禁止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经商;对各地官商机构,中央选派京官临监。这些举措(       
A.意在加强中央集权B.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
C.旨在防范权力腐败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理念
6 . 民国初年,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均被新式名词代替。父母之命、媒购之言的包办婚姻在一些城市被部分青年抵制。在河北雄县,“离婚之诉,日有所闻”。据此可知,新式习俗(     
A.已经取代旧式习俗B.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C.带有自由平等色彩D.不利于民国初年的政治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聚落级差”是指不同聚落之间规模及发展水平的差异。良渚文化中,余杭地区以莫角山巨型台基为中心的聚落,在礼制设施和高规格墓葬的数量与尺度上远超越其他,形成明显聚落级差,且呈现扩大化趋势。这体现了(     
A.良渚文化领先于其他文化B.早期城市的萌芽正在孕育
C.良渚文化区域性联系加强D.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学者研究,元朝书院共计有408所,除9所尚无法得知其所在地点外,其余399所分布于以下地区:江浙行省167所,江西行省80所,中书省55所,湖广行省42所,河南行省37所,陕西和四川两行省各9所。之所以出现这一格局主要是因为(     
A.经济重心南移B.北方政治地位稳固
C.文化政策导向D.政治局势南稳北乱
2023-08-14更新 | 35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两税法中户税的征收,原本是每户按人丁和资产折算成货币缴纳的,但“自定两税以来,钱日重,物日轻”,实行不到30年,即被迫多次下令改货币计征为折纳实物。这一变动反映出,当时(       
A.货币征税条件尚未成熟B.民众赋税负担愈发沉重
C.土地兼并之风再度抬头D.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时人指出:“天下强邻虎视,中土已成积弱之形,人心激愤久矣。”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后,“所至之处,人多赢粮景从,父兄莫可拴束,妻子不能阻挽”。这说明(     
A.朝廷对反侵略的默许B.扶清灭洋的积极影响
C.列强侵华手段的变化D.国人民族意识的迸发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