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在我们力图保持安宁的战后的日子里,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的世界。第一是言论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二是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证其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谅解——遍及世界各地。第四是不虞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出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遍及世界各地”。

——《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中共党史参看资料》

请回答:

(1)指出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的自由”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的时代背景。

(2)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下图为19世纪初的漫画,图中人物为法国的拿破仑和英国的代表人物约翰·布尔。对该图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A.拿破仑帝国征服欧洲盛极一时B.英国力阻拿破仑的扩张与称霸
C.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展开对决D.英法两国联合用武力瓜分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1403年至1404年,有学者撰文写道:“在佛罗伦萨有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卓越的建筑!这些建筑实实在在地反映出它们的建造者是伟大的天才,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该有多么幸福啊。”“在佛罗伦萨的建筑城墙之内,有着和外部同样辉煌的装饰。”对作者的意图,最具时代特征的解读是(     
A.称颂佛罗伦萨城市的壮观和美丽B.费美居民住宅装饰的完美和辉煌
C.讴歌人的才智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D.宣扬佛罗伦萨招引学者条件的优厚
2023-01-10更新 | 4956次组卷 | 43卷引用:浙江省2023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天津总商会于6月9日发出布告称:“对于外交失败,惩办国贼,惟有以罢市为最后要求。本会鉴于人心趋向,局势危迫;无可挽回,当即决定自明日起罢市。”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商人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B.五四运动的中心已从北京转移到天津
C.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D.“罢市”是商人爱国行动的一种方式
2022-06-14更新 | 439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2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观察下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组织机构关系”图,解读正确的有(     

①边区参议会、政府、法院并立制衡       ②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
③边区政权建设适应了土地革命的需要   ④边区政权建设是抗日民主制度的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7-10更新 | 2287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2023年6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观察下图,解读正确的有(     

①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
②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
③美国大量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缘于它最先建立“福利国家”
④两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10更新 | 3354次组卷 | 21卷引用:浙江省2023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7 .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2更新 | 6294次组卷 | 43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关于“历史事实”,学界有多种见解。有学者将"历史事实”范畴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确实发生过的历史事实(圆圈甲);史料中的历史事实,即历史本体的残存和遗迹(圆圈乙);史书中的历史事实(圆圈丙),并据此绘制了表示“历史事实”不同构成的示意图。下列各项中,对图示中网格部分的“历史事实”,解读正确的是(     

A.客观发生过,且留有史料,但尚未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B.客观发生过,有确实的史料留存,又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C.客观发生过,却未留存史料,依靠类比推论等方法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D.未曾发生过,却错误地记载于史料之中,又被错误地当作历史真实而写进史书中的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尖锐,西欧积极扩大对美商品出口,一举扭转对美贸易长期逆差地位。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与西欧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B.“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
C.欧元的启用加剧了欧美间的贸易战D.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
2022-06-14更新 | 426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2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高考真题
2008·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以下对腓尼基文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尚未解读的象形文字B.它是最早出现在埃及的文字
C.它是已解读的最古老的字母文字D.它是从拉丁文改造来的文字
2020-09-08更新 | 9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A、B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