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某同学在探究某-历史主题时,制作了如下表格,根据表格内容判断其探究的主题是(     

时间

阶段特征

重大史实

1946年6月一1947年2月

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

国民党围攻中原解放区等

1947年2月一1947年6月

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和山东的进攻

1947年6月一1948年秋

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展开反攻

1948年9月一1949年1月

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4月一1949年10月

人民解放军战略追歼

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A.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B.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灭亡
C.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表某同学制作的历史探索与拓展表

时间事件领导人
1947巴基斯坦独立真纳
1954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成立,领导民族解放军同法国殖民者进行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本·贝拉
1959古巴革命,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卡斯特罗

材料二   下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

埃及宣布从英国手中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美国向巴拿马交接巴拿马运河主权澳门回归祖国
(1)根据表格内容判断该同学探究的主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斗争的共同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就取得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新兴国家建立和发展的意义。
3 .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秦朝在皇帝之下设立的中央行政机构是A:
在全国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B:
西汉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采取的措施是C:
公元前60年,设置的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是D: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西汉为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在经济和思想上采取的主要措施。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汉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4 . 社会结构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政治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后期,随着社会交往和商业经济的发展,绝对王权国家采纳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各国君主需要一批富于生气的新人来充当推行者,或者是由于王室国家财政困难、入不敷出,只得靠卖官鬻爵来弥补财政亏空,在欧洲各国都出现了一批出身市民和资产者的人士进入贵族阵营的现象。而一部分贵族转而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以获取较多的利润,出现了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趋势。至于在法律、政治和文化观念上彻底摧毁等级制度的任务,则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

——摘编自沈汉《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从中古到20世纪》

材料二   新兴的工业家不但在经济特征上,而且在社会特征上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工业家——手工工场主。被统治阶级的面貌也随着工业化进程被彻底改观。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所有的城市、乡村破产者忝列其中,从长远和整体利益来看,他们是一致的——需要共同反对资本对他们的经济剥削以及统治阶级的政治压迫。……“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

材料三   19241970年英国财富在各部分人中的分配比例表

192419301951195619651970
上层1%57.7%40.9%31.9%28.2%
上层5%80.1%66.7%56.8%54.0%
上层10%87.9%77.6%70.3%65.4%
上层20%93.6%83.6%85.4%81.5%
下层80%6.4%16.4%14.6%18.5%
注:表格中百分比均指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摘引自鲁宾斯坦《英国的财富与不平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中世纪后期社会结构的新变动及成因。结合所学,写出1789年法国颁布的有利于“摧毁等级制度”的文献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新兴的工业家”出现的根本推动力。19世纪中后期,为反对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第一次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分别是什么?
(3)能够运用表格等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具体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是历史学科学业质量水平的要求。请参考这一要求,分析材料三的数据变化,并从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加以简要评析。
2023-09-11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5 . 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是(     
民族内容梳理
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古代羌人的分支,政权定都兴庆府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设立驿站,进行了制度创新
A.党项、女真、鲜卑、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满洲
C.女真、吐蕃、契丹、满洲D.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2023-11-10更新 | 279次组卷 | 8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6 . 表格内容是1950—1990年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中就业人口分布所占比重情况。(单位:%)

时间

1950年

1990年

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12.2

34.7

48.9

2.8

25.8

71.4

日本

50.7

22.2

26.6

7.2

33.6

59.2

联邦德国

23.2

42.2

32.4

5.1

40.5

54.4

表中的数据反映了(       
A.农业发展的速度缓慢B.服务业引领经济发展
C.工业比重持续增加D.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2023-06-26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7 . 下面表格内容从本质上反映了(       
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情况表
经济部门时间美国联邦德国日本
农业1950年12.2%23.2%50.7%
1990年2.8%5.1%7.2%
工业1950年34.7%42.2%22.2%
1990年25.8%40.5%33.6%
服务业1950年48.9%32.4%26.6%
1990年71.4%54.4%59.2%
A.科学技术的新发展B.国家的宏观调控
C.社会结构的新变化D.“福利国家”的建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会议地点意义
上海、嘉兴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革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共三大提出要建立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
遵义会议遵义
中共七大延安
北京实现了伟大的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四大北京


(1)根据材料一和A、B两个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将A、B的信息补充完整。
(2)在材料二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成,填写①—⑥的信息。
9 .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展开了冷战。以下表格中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是(     

选项

内容

阐述

A

冷战原因

双方既有意识形态对立,又有国家利益冲突

B

冷战特征

双方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

C

冷战开始

马歇尔计划实施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标志

D

冷战结束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随之结束

A.AB.BC.CD.D
10 . 正确的逻辑推理在历史学习中很重要。表格内容为大国领导人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后的第一反应,该事件是(     
丘吉尔好了!我们总算赢了
斯大林真是好极了,日本人干得真不赖
罗斯福将尽全力把强加给国家头上的耻辱还给对方。上帝保佑美利坚
A.诺曼底登陆成功B.日本投降,二战胜利结束
C.日本偷袭珍珠港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