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在全球供应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大选时怀里抱的美国国旗,身上穿的品牌服装,甚至大选时的物料,几乎全都“made in China”。“特朗普中国制造”的话题甚至一度冲上美国版热搜第一。这种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D.脱贫攻坚战获得了全面胜利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欧洲人到达美洲之前,烟草已被广泛种植。它不仅在萨满教的宗教实践中普遍存在,同样在印第安人的重大仪式,如祭拜祖先、庆祝战争胜利、缔结和约、庆祝丰收以及成人礼等重要场合被赋予神秘的魔力,美洲烟草文化逐渐形成。16世纪初欧洲人开始接触到烟草,但将烟草视为野蛮的象征而不屑一顾。随着烟草在欧洲的传播,欧洲人改变了对烟草的轻视。16世纪后期英国女王近臣雷利将烟草引入上流社会,吸烟成为富有的精英士绅阶层的文化符号。17世纪中期欧洲中等阶层逐渐形成,烟草文化从上层社会传播到了中等阶层。中等阶层赋予了烟草新的意义,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交用品。在此后两个世纪里,烟草文化传播到更大范围的消费群体中。巨大的市场需求,驱使欧洲人在美洲广泛种植烟草,建立烟草工厂,产品不仅供应欧洲,还大量出口海外,这对欧洲的殖民主义事业非常重要。随着烟草的普及,欧洲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烟草文化,英国的烟斗文化、法国的鼻烟文化和西班牙的雪茄文化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尽管有识之士认识到烟草使人上瘾有害健康而抵制,但烟草仍然风靡了欧洲,实现了对欧洲的“征服”,成为美洲“回馈”欧洲的文化产品,这也是“哥伦布大交换”的典型案例。

——摘编自荆玲玲《近代早期美洲烟草文化的欧洲化》

综合材料信息,以烟草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3-24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1   古书中早有关于耦耕的明确记载,如《诗经》中有西周时往往“千耦其耘”,“十千维耦”。(千耦其耘,即千对农人在耕地。耦,二人并耕;千,言其多;耘,除田间杂草)

材料2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

——《墨子》

2023-12-0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2第1讲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4 . 2023年9月15日,在中国和非洲国家赞比亚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和赞方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合作计划、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和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等五份合作文件。这体现了我国(       
A.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B.完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C.践行了“亲诚惠容”的睦邻友好关系D.实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法国对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被谋以这样的政策来征服,就是它几乎仅仅是被法国的观念、模式、文化、政治和经济来指导”。然而这种政策也产生了“种瓜得豆”的效应——在殖民者看来,“犯罪曲线”和欧洲教育的曲线同时上升。这表明(     
A.印支社会进步受到殖民政策阻碍B.资本主义制度与殖民地文化冲突加剧
C.法国殖民统治方式呈现出多样性D.文化殖民客观上推动殖民地民族觉醒
6 . 19世纪后半叶,英国田间兴起了蒸汽绳索牵引犁,媒体对此描述:“蒸汽机在地头借助钢缆绳往返拉着农具,避免了马匹耕作对土壤的踩踏和压实,农具更加快速地被拉动,更深更松地掀起土壤”。由此可见,英国(     
A.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B.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
C.工业革命提高了农业效率D.规模化生产日益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国自古有“为富不仁”的说法,但宋代商人逐渐成为社会救济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商人“富而能仁”、“富而好仁”。苏辙在奏疏巾曾言:“坊郭人户虽号兼并,然而缓急之际,郡县所赖,饥馑之岁,将劝之分以助民,盗贼之岁,将借其力以捍敌。”这主要是由于(     
A.社会动荡不安B.土地兼并严重C.理学思想影响D.商品经济繁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统治的中心区域在关东一带,千余年的开发经营使该地区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城邑。周朝开启了关东向关中地区大规模移民的序幕。秦统一六国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汉承秦制,各地诸侯要留居国都,以大规模移民来充实关中地区。西汉末年,原居我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因气候变化、瘟疫肆虐,开始向长城以南气候温暖的农业区域移动。连年的灾荒使得大批灾民自发向关中地区移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地广人稀、治安稳定,北方流民趋之若鹜。其中不乏中原世家大族和政府官吏,许多官员连同原来治所内的人民一起迁徙过来,在侨置州郡县内继续行使职权。

隋唐时期,官方组织的人口迁徙见于史籍甚少,安史之乱引发了又一次移民南迁的高潮,余波直至北宋初年。

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不堪忍受金人的暴虐而南迁,每当宋军抗金归来,北民从者如云。北民为江南带来了生产技术、劳动力等经济迅速发展的必备条件,大大加速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的过度开发。

材料二   明初,政府移江、浙、皖、赣等地数十万人民至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的黄淮间地区,又把山西和山东东部地区的人民移往河北、河南和山东西部等地,在长城一线设置了九个边镇,设立卫所,移民屯边。

清军入关,东北人口大减,土地荒芜。顺治初年清政府“招徕流民”垦荒以开发东北,光绪时完全开禁,闯关东的中原流民如洪水般涌入,东北地区人口激增。康雍乾时期广东、福建等临海地区则以到台湾和东南亚地区者居多,称作下南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唐克周《中国古代移民问题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移民潮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移民潮带来的影响。
2023-12-05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3第三单元测试卷A卷
9 . 杭州亚运会的奖牌“湖山”将良渚文化的精美方形玉琼和圆形的奖章融为一体,体现了鲜明的良渚文化特色,而考古学证明中原地区无论早期的仰韶文化还是后来的龙山、二里头文化,都不精于玉器,多事彩陶、青铜文化为主,这表明(     
A.良渚文化与中原文化没有发生碰撞B.良渚文化比中原文化发达许多
C.良渚的文化是中原文化所不及的D.中华远古文化具有多元一体性
10 . 《十二铜表法》规定,原告必须在执法官面前使用一定的套语提出其请求,从而启动诉讼过程。在涉及财产转移问题时,古罗马的相关法律也明确要求在取得所有权时需要有成年见证人在场,对土地等财产占有时间也有着明确的时效要求。以上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强调法律实施的程序性B.服务于宣传伦理与教化的要求
C.重视保护公民私有财产D.侧重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