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5 道试题
1 . 1848年,英国政府根据《公共卫生法案》组建了卫生总会,该会有权下令清理垃圾、打扫街道、给房屋消毒、设立医院隔离,甚至迫使地方当局任命卫生医务官员。据此可知,该会的建立(       
A.有效防止了流行疫病的发生B.增强了民众的公共卫生意识
C.强化了国家对公共卫生干预D.提升了近代医学的治疗水平
2 . 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匠人营国》记载,“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路)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即营建各级城邑,要以王城为基准,按一定等差,依次递减。这反映了当时城市营建(       
A.拥有明确的功能区划分B.配备完善的排水系统
C.注重与自然环境相和谐D.具有鲜明的礼制色彩
3 .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统治者应该“和心”,“政善民安,则天下之心和。……天地和,则万物顺,故神祇格,鸟兽驯”。由此可知,“和心”根本在于(       
A.重构封建伦理道德秩序B.落实“以民为本”理念
C.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D.坚持“格物致知”精神
4 . 16世纪,甘蔗被引入中美洲后,“很快成为常见的低地与深谷区作物”,尤其是巴西在之后百年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糖生产地和出口地。这可说明,甘蔗的引入(       
A.改变了中美洲落后状态B.取代了玉米的种植地位
C.提升了美洲的贸易地位D.强化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世祖灭亡南宋之初,令各地官员修筑四通八达的驿道,并在江南差拨站户设立驿站。“陆则以马、以牛,或以驴,或以车,而水则以舟”。其目的在于(     
A.凸现元王朝经济的繁荣B.实行行省制度
C.加强与察合台汗的联系D.巩固国家统一
6 . 1040年,范仲淹受命组织陕西防务,面对塞外战乱景色,他写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作(     
A.表达了作者抵御辽金侵掠的斗争精神
B.寄托了作者的政治见解和理想情怀
C.彰显大一统政权出现了统治危机景象
D.抒发了作者崇德尚贤并以天下为公
7 . 西安西汉墓出土的陶仓在肩部朱书“黍粟”“小麦”等字,说明已能将粮食按不同种类储藏在不同结构的粮仓里;河南焦作东汉墓出土的彩绘陶仓楼,前有院落,后为四层仓楼。这反映出汉朝(     
A.西安和焦作的农业最发达B.重视改进官仓粮食的储存技术
C.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发展D.实行休养生息以发展农业经济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500年左右,摧毁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雅利安”入侵者最初是游牧的牧民。这一阶段的雅利安人信奉吠陀教(一般认为,吠陀教是古婆罗门教的前身),这种信仰反映出他们的生活方式。吠陀崇拜仪式以动物牺牲为中心环节,包括以家畜为牺牲;婆罗门僧侣讲述着口口相传的远古传奇,这些神话传说同时也佐证了如下信条;社会巨额剩余价值应当纳入武士统治阶层及婆罗门僧侣阶层的腰包,因为他们是“再生的”神明,生来就超越社会上其他阶层群体。大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冶铁技术的缓慢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统治阶层以武力达成所需,并以宗教种姓制度为理论支撑,将雅利安普通平民归入低级的吠舍阶层(即耕种者),被征服的族群则是种姓制度中最底层的首陀罗。延续千年的种姓制度就此在印度扎根

——摘编自克里斯·哈曼《世界人民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到新千年(1999)》

材料二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蛮族”的入侵下灭亡。当时的“蛮族”日耳曼人较之罗马而言是一个落后民族。在蛮族入侵过程中,帝国的大批土地、城市、建筑、文物被毁。而基督教教会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保持着教区为基本单位划分的组织系统,为日耳曼诸王国汲取罗马行政区划体制提供了蓝图。基督教的教阶制也为世俗封建制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规范。中世纪时期,西方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质和机制,这就是宗教文化占主导地位,基督教渗透到西方社会文化的每一个层面,各个阶层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哲学是神学的奴仆,教育是宗教的工具,文学和艺术也是教义的衍生物。

——摘编自刘文华《基督教对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基督教教会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社会宗教发展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阿兹特克人用芦苇筏来积聚土壤的底层基地,使耕作的泥土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在新建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和果树。每次播种之前,他们必须挖掘一些新的土壤并将其铺在水面的耕地上。阿兹特克人的这一做法(     
A.旨在清除淤泥以利养殖B.为国家的扩张作了思想准备
C.利于人口和财富的增加D.是领先世界的农业耕作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亚历山大开创的希腊化时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交融。在西亚、北非,希腊语得以推广与传播,希腊样式的城市出现了70多个。在这一时期,希腊文明与东方文明经历碰撞与融合,直到罗马帝国时期的高度融合。这说明(     
A.帝国扩张促进文化的交流B.亚历山大奉行文化专制的政策
C.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兴盛D.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向西转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