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2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中国成立初期扫盲运动以“识字”为中心任务,各地编制诸多“识字课本”作为临时性教材,这些课本的内容、用途以文化教育(识字)为主,并适当结合政治教育,还直接规定民众识字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这一运动(       
A.提高了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
B.利于构建新社会的价值观念
C.构建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D.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2024-03-24更新 | 98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卷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当苏俄通过建立“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的联盟”,将亚非拉地区的革命运动纳入“世界革命”的范畴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性革命就成为“世界革命”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十月革命(       
A.导致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B.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C.加剧了东西方国家间的对抗冲突
D.客观上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2024-03-24更新 | 151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曾与顽固派进行过一次激烈的论战,论战的中心就涉及了中学与西学的问题。梁氏分析了科举制长期存在,被统治阶级固守不放的原因。其认为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均把学而优则仕作为追求的目标,而科举考试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只要努力读书,通过八股考试,就能够获致高位,飞黄腾达。而由科举制产生的整个官僚体制则是整个统治阶级的根基,根基断,则统治不保,所以统治者们将其看作是守旧之命脉。但若科举不变,则有亡国的危险,所以梁启超对于废八股,变科举的态度十分坚决。

——摘编自张薪《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家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与变革》

材料二   17世纪至18世纪,西方学者开始大量地翻译和写作关于中国考试制度方面的书籍,潜心研究这一制度在西方国家运用的可行性。孟德斯鸠、狄德罗和卢梭等人相继都在他们的著作中一致赞扬中国的制度。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认为,法国教育是以中国竞争的笔试为基础的,而以竞争考试实行文官制度的思想则来源于中国。不仅如此,在英国、西班牙等其它西方国家,学者们纷纷研究中国科举制的利弊,希望引入这一制度为本国的政府管理注入新鲜的血液,以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孔杰《论科举制的西传历程》

近代中外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中国的科举制度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任选一个立场,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阐明理由,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 .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明确以实现民族复兴作为自己历史使命的同时,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新的时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着眼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立足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       
A.促成了公正的国际政治新秩序B.增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追求D.突出我国全球治理中的主导地位
2024-03-22更新 | 517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所示是距今7000—6000年的河南南阳黄山遗址出土的生产工具的分类及数量情况。据此可知,黄山文化遗址时期(       
器形类别功用玉器类制品数量(单位:个)石器类制品数量(单位:个)
斧、锛、斧形器、砍砸器砍伐3883
铲、铲形器、锄挖地26013
凿、凿形器钻孔237
盘状器、棒形器碾磨(盘状物)315
镰、刀收割114
其他1345
A.工具材质较为稳定B.石器制品数量锐减
C.生产活动较为丰富D.玉制工具成为主流
2024-03-21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最主要的济贫举措是济贫院济贫,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济贫院却成为关押社会上最弱势群体的监狱系统,被称为“穷人的巴士底狱”。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济贫措施发生了变化,此后英国的贫困问题开始有了很大改善。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人阶级的抗争B.自由放任政策的实施
C.英国政策的转变D.济贫法律的不断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的“丁”多指成年男性,但清中期以后某些册籍中表示“丁”的数量却出现了小数,如道光年间《保宁府志》载当地丁数实为“15232.6894664丁”,又或者对“丁”的统计使用“升”“合”“勺”“撮”等粮食计量单位。下列能解释上述现象的是(     
A.户籍管理松弛散乱B.实物折算银两征税
C.地主赋役转嫁佃农D.赋役变革摊丁入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30、40年代,巴黎新闻记者路易·勃朗曾设想建立一种“社会工场”或由国家支持的工厂中心制度,在这些“工场”或工厂中心里,工人们自己安排工作并且是为自己劳动,而不受私人资本家的干预。这一设想(     
A.宣告了工人阶级的时代使命B.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
C.引发了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D.反映工业化浪潮下对社会的思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代将部分儒士编为儒户,给予优免部分差役的世袭待遇。明代废除了儒户的优免资格,但给予国子监及地方各级学校生员优免权。这一变化(     
A.引导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基于对儒学基本态度的不同
C.将理学提升为官方独尊D.推动了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
10 . 清初,言官拥有“风闻奏事”的权力,可以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雍正在位期间虽罢撤“风闻奏事”之权,但“天下之利弊无不洞烛于圣心”。这直接得益于(     
A.政治局势的稳定B.文官政治的式微C.奏折制度的运行D.地方权力的弱化
2024-01-30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