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6 道试题
1 . 雍正即位后继续进行赋役制度改革,从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并逐步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允许农民和手工业者自由迁徙以出卖劳动力。这一改革(     
A.废除了户籍管理制度B.助推了商品经济发展
C.摈弃了重农抑商政策D.强化了人身依附关系
2 . 从1950到1952年,中央先后派出西南、西北、中南、东北等民族访问团,对这些地区的自报族称进行实地调查。到1953年,从各地原来自报的400多个民族名称中,确认了38个民族。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族识别工作(     
A.推动了民族间的融合与交流B.奠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C.巩固了边疆地区的安定团结D.有助于贯彻少数民族平等政策
3 . 如表为云梦睡虎地秦简的简文(部分)。这可用于探究,秦朝(     
以次传;别书江陵布,以邮行。
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
A.文书传送系统B.法治教化C.官员选拔管理D.民族关系
4 . 贵州省安顺市的文庙和武庙是安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分别建于明洪武初年(约1368年)和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历史上文庙供奉的是文圣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武庙供奉人物有变动,到了明朝,关羽因其忠义的形象成为武庙祭祀的武圣。当时,文武庙的建造旨在(     
A.督促地方教育进步B.增强城市文化底蕴
C.鼓励人们从政从军D.构建官方意识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秦汉到清朝中期的改革,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如下表:
第一类鉴于前一个朝代的败亡,新王朝建立初期,总结其教训而进行的改革。
第二类由于周期性出现王朝政治、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而进行的改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政权为了提高文明程度,建立统治的合法性而进行的改革。
根据表格信息,以下中国古代改革与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A.宋朝王安石变法——第一类B.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二类
C.明朝张居正改革——第二类D.宋初强化统治的措施——第三类
6 . 西方国家福利政策理论发展经历了:二战后西欧普遍推选国家干预主义下的福利社会;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应由个人负责,倡导福利私有化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又出现了主张福利的规则,筹资和提供应由不同部门负责共同完成的福利多元主义。这一系列政策变化(     
A.说明了西方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备
B.反映了西方国家多元分配方式的出现
C.体现了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的再调整
D.说明基层治理的成本与效率普遍提高
7 . 1912年,孙中山提出: “族无分乎汉、满、蒙、回、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 1919年之后,孙中山主张“举汉、满等名称尽废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这表明孙中山(     
A.民族自治的构想逐渐成型B.民族国家构想不断发展
C.强调各族人民有平等民权D.五族共和思想日益成熟
8 . 1937年10月之后,八路军和新四军逆势而上“敌进我进,敌后抗战”,陆续开赴华北、华中敌后,使日军机械化、大兵团的一线平推的交战方代,不得不变成犬牙交错的战场布局。这说明,敌后战场的开辟(     
A.形成了全民抗战局面B.改变了中日战争态势
C.打破了日军速胜阴谋D.增强了国人抗战信心
2023-08-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20世纪50年代,鉴于工人和农民占我国人口大部分的情况,党中央和政府推行教育面向工人和农民的政策,诸如减免学费、补助困难学生、适当放宽工农子女入学和校内学习的年龄限制、在劳动人民居住的地区增设复式班等。这些举措(     
A.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B.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实现了普及教育的目标D.有利于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
10 . 1917年11月5日,列宁在谈及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时指出:“除实行最严格的计算和监督,把以前所规定的捐税全部征收上来外,政府不打算再采取任何其他措施。”由此可知,列宁此番言论旨在(     
A.扩大革命的民意基础B.停止参加帝国主义大战
C.发展国内的民族工业D.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2023-07-3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