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可供历史研究的珍贵文物,根据图一和图二,下列推断最不合理的是
A.商周时期青铜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和生产
B.商周时期我国青铜铸造业技艺高超
C.商周时期牛已经被祖先驯化了
D.商周时期牛对生活和生产的作用发生了变化
2 . 明初内阁本为“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仁、宣时,内阁始得“密封言事”之特权,以致出现“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的情况;英宗时,各部奏章皆内阁阅览草批后,再交皇帝“朱批”。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
A.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B.中央权力制衡日趋完善
C.内阁已经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D.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3 . 195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首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表彰对象包括工农业和军队三方面,且农业和工业战线的名额基本相当。而1956年表彰对象主要集中在工业战线,其中包括很多女性。这一变化反映了
A.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B.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D.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4 .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1960-1965年工业、农业总产值
(单位:亿元)

图二

图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

(1)图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二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状况出现的原因。
(3)图三反映的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变化源于哪一政策的实行?
2022-04-2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一份新的报告显示:“今后几年,所有人都已经习惯在电影院见到的35毫米胶片电影将在全球范围内被数字技术取代,而卖座大片(阿凡达)是这一变化的罪魁祸首。”与报告中涉及的胶片和数字技术相关的历史时期是
A.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B.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C.蒸汽时代、电气时代D.蒸汽时代、信息时代
6 . 秦汉之际,儒生的价值追求发生重大变化.共表现就是以营日圣王批评现实,转交为承认现实就是圣王之世。这一变化反映出秦汉之际的儒学
A.抛弃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D.儒学传统价值备受质疑
7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人口统计表

朝代年份人口备注
秦朝2000万商朝开始形成长寿、多子的思想,青铜器上出现了“万年无疆”
“子孙永昌”的吉祥语。汉惠帝鼓励生育,规定民间女子15至30
岁未出嫁的,要罚款。汉代山西关中地区人口最为稠密,其次
是河南、河北、山东等地,长江以南的人口依然稀少。魏晋南
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经济开始赶上黄河流域。唐太宗要求地
方官奖励民间婚嫁,对无钱娶妻的人,亲戚和乡中的富人须予
资助,把“婚姻及时、鳏寡数少”作为地方官政绩考核的内容。
唐代户口黄河中下游最密;江南地区次之,关中地区,户口已
渐衰落;南方沿海地区,尚未很好开发,户口稀少。……元初
蒙古贵族、僧侣等又任意圈地为牧场,导致北方百姓大量南迁,
中国人口南稠、北稀、东南密、西北梳的格局,在宋元时代已
经形成,经济重心南移至此完成。明代重视开发大西南,鼓励
移民,云贵地区人口增长快。雍正年间,摊丁入亩,废除了人
头税,此外红薯、玉米、蚕豆、花生等高产作物的传播、推广
和双季稻在江南地区的栽培,补救了粮食的不足,到了道光十
四年(1834年),全国人口首次突破4亿。
西汉2年5959万
东汉156年5006万
西晋280年1616万
隋朝609年
600万
唐朝755年5291万
北宋1110年
673万
1291年5985万
1403年6660万
清(乾隆6年)1741年14341万
清(道光14年)1834年40100万

材料二   265年,三国归晋,天下重归统一。人口增长,太康元年,达1600万人。但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出现八王之乱,黄河流域又成战场,关中大饥荒,大量百姓逃往四川、南阳、今湖北、湖南、河北。为了争夺生存资源,流民和当地政府、土著发生大冲突,动辄死成千上万人。永嘉四年    1     ,整个黄河流域遭受蝗灾和瘟疫,中原白骨蔽野。五胡乱华时期,黄河流域处于空前的大混乱、大屠杀和大饥荒,出现人吃人的惨剧。为了躲避战乱,北方至少有90 万人迁向比较安定的长江流域苏、皖、鄂、湘、川等地。从此,长江流域得到开发,经济水平开始赶上黄河流域。

——《中国历史人口管理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人口在明清时期快速增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魏晋南北朝人口南迁。
2021-08-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在集古代文化大成的基础上,旗帜鲜明不遗余力地创建了中国古代文化大同的思想。这是孔子对中华民族的最伟大的贡献。在孔子那个年代,中国的政治还没有统一,但由于孔子的贡献,中国的文化精神率先就建立了统一的基础。……汉朝汉武帝,终于认识到专制统治必须具有-个统一的文化哲学基础,他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地选择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统治文化策略。中国从此实现了政治和文化双重统一的历史局面。这是一个重要的年代,是中国统一历史发展分界的年代。从此,在世界史上无比伟大的中国统一的局面,不可阻挡,百折不回。

——《天人合一中国政治统一的古老理论依据》

材料二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转折,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两岸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广泛。但也应看到,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的深化,仅靠惠台让利、扩大共同利益基础,靠利益的“量”或“向”的调节,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快速变化。目前这种共同利益多而共同价值少的发展模式,将会使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凸显。

——周志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理论内涵》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和材料二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2021-09-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与汉唐以雄浑见长的风格不同,宋代的士大夫别有一种精致细腻的文化品味,如以婉约柔美见长的宋词,淡远柔润、萧散简古的宋画,“惟务洁净”且以简朴清秀为雅的服饰。宋代文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分裂的局面B.商品经济的活跃
C.科举制度的创立D.理学思想的发展
2021-08-01更新 | 32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国会和州议会的立法未表明出明显的倾向性,但自1937年后它开始公开支持联邦政府扩大权限。联邦最高法院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的美国
A.联邦体制出现根本性变化B.三权分立体制遭到破坏
C.联邦制呈现出集权化倾向D.各州宪法地位面临动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