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3 道试题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熄灭几十年了,但痛定思痛,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并没有停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70周年纪念活动上,各国元首表达了不同的看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维斯特普拉特半岛是一个标志,它见证了弱者抗击强者的历程,见证了爱国主义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在1939年波兰军队抵抗纳粹侵略者的同时,苏联军队也入侵了波兰东部。”“我们要牢记谁发动了战争,谁是罪人,谁是刽子手,谁是受害者。”

——波兰总统讲话

材料二   “今天我们向烈士致敬,并分析研究历史问题,希望1939年的悲剧不要重演,第二次世界大战夺走了我们2700万同胞的生命,每个俄罗斯家庭都有损失和痛苦。我们为战争的实力和祖父辈们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而骄傲,很不幸的是,众多错误决定导致了历史悲剧,我们应该了解悲剧为何而发生,但是了解之后我们还是应该向前看。”

——俄罗斯总统普京讲话

材料三   “9月1日是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遇难的日子,德国纳粹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应当牢记纳粹给欧洲人民和德国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

——德国总理默克尔讲话

(1)材料二中提到“众多错误决定导致了历史悲剧”,请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个“错误决定”的例子。
(2)在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问题上,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哪些共同点,又有何不同看法?
(3)结合材料三,德波两个昔日敌国能够共同出席纪念活动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中后期,士大夫对“倭患”十分关注,胡宗宪的《筹海图编》记载了抗击倭寇中几次大战争的经过;王在晋的《海防纂要》则全面系统的总结了防御倭寇的策略;此外,《虔台倭纂》也是一部以“防倭御倭”为主要目的的著述。这类著作的出现(     
A.巩固了当时的朝贡体系B.彰显了士人的海防意识
C.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D.完善了明朝的防御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清江南地区大量土地用于栽桑种田,养牛的空间逐渐狭小,养牛成本上升,贫困农民无力养牛,造成畜力严重不足,“吴郡力田者,以锄带耜,不蓄牛力”。该现象说明,江南地区(     
A.传统农耕模式已不适应时代B.商品经济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C.自然经济已经出现解体迹象D.经济结构变化冲击传统农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由于受地理、民族等诸种因素的限制,中央王朝的势力一度难以深入广西地区特别是广西西部地区。封建王朝通过权衡利弊之后,因时制宜地实行“土司制度”,但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土司制度腐朽没落的弊端日益显露,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仇杀,争夺不休”。清朝康熙、雍正时期,开始在广西实施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这其中,除与康熙、雍正两位皇帝的雄才大略和封建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等外因颇有关联外,广西壮族土官的残酷统治极大地激化了土官与土民之间的矛盾,这种“内部的矛盾性”也为中央在广西本土实施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提供了“契机”。雍正皇帝曾说:“朕闻各处土司鲜知法纪,所属土民,每年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甚至取其牛马,夺其子女,生杀任情。”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封建统治者与时俱进,权时以行,果断地实施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政策,最终实现对土属地区的直接统治,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极大地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版图。

——摘编自蓝武、廖玉连《清代在广西尖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本土因素及其影响棵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初年在广西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初年在广西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所示的内容是金文(铜器铭文)的“宗”字,从字形上分析,上面的宝盖是屋宇之形,“示”则是神主的象征。故《说文解字》云:“宗,尊祖庙也。”据此推断,周朝宗法制的重要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等级结构层次分明
C.君权神授的色彩浓厚D.王权神权开始分离
6 . 《湖北长江经济带历史地图》中,收录了一套1883年绘制的《湖广云贵旅行图》,该图制作精良,其中汉口地图的精度已经达到1/2 000,它是日军工兵小田新太郎绘制的。这一事实表明日本(  )
A.具有高超的绘图技术B.特别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
C.精确测绘中国地形地貌D.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都长安布局对称、规整宏大、道路宽敞;宋都开封人口众多,但不按唐制,布局灵活,城内拥挤街道较窄、路网密布。引发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宋初加强集权B.地理位置差异C.城市商业发展D.宋朝积贫积弱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母亲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各民族人民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的中心和重心所在地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下表是不同视角下的“黄河文化”

考古学角度黄河流域诸多的文化遗存构成了中华文明“星空”中灿烂的“银河”
政治与国家形态的角度随着定居的农业文明阶段的到来,黄河中上游早期“国家”雏形诞生。周朝时黄河文化已由城邦国家过渡到城邑国家的体制
社会经济的角度中国古代大城市的兴起与黄河流域灌区的分布具有密切联系,沿黄河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积极促进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
思想体系生成的角度黄河流域思想流派异彩纷呈,互相争鸣,逐渐形成中国社会主流思想,并在后来的历史中一脉相承
文化传播的角度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在不同阶段形成多个文化中心,并由中心向周边传播,并与外部世界的多元文化进行广泛交流互鉴
革命历史角度近现代以来,面对内忧外患,中国各族群体奋起抗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奏响“保卫黄河”的壮丽篇章。

——编自王海飞《论黄河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与形态》


根据上述材料,根据材料任意一个或多个角度围绕“黄河文化”拟定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据记载:锡兰(今斯里兰卡)已有久远的佛教传统。国王亚烈苦奈儿却“崇祀外道,不敬佛法,暴虐凶悖,靡恤国人,亵慢佛牙”,在对郑和的作战中,轻易失败被俘。郑和在该国的活动,则是弘扬佛法,布施佛寺。这表明郑和远航活动(     
A.教化海外诸国,变其夷习B.传播中华文明,提升国威
C.彰显中国富强,耀兵异域D.立足各国国情,尊重多元
2022-12-29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卢梭认为:“适合于立法的,是这样一种人民:他们虽然已经由某种起源、利益或约定联系在一起,但他们还不曾受过法律的真正束缚;他们没有根深蒂固的习惯或迷信思想;他们既不怕遭到外敌的突然入侵,也不参与邻国的纠纷,而且可以单独抵抗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和一个联合起来,击退另一个……他们既不富也不穷,可以自己满足自己。”卢梭旨在强调(     
A.防止财富分配的极端不平等B.对人类不平等的彻底批判
C.私有制的发展催生贫富分化D.通过立法否定财产私有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