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东汉明帝时期,“天下安宁,民无横徭,岁比登稔。永平五年作常满仓,立粟市于(洛阳)城东,粟斛直线二十”。由此可见,当时政府(     
A.损害农民利益B.主导社会救济C.控制粮食贸易D.保障粮食安全
2022-09-03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表:“楚国疆域内出土的铁器”,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     
地点出土情况
湖南长沙、衡阳发掘的61座墓中共有21件铁器,其中铁农具17件,占全部铁器的81%
楚纪南城(湖北荆州)出土了33件铁器,其中农具19件,占全部铁器的58%
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等大量铁农具出土,种类也较多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形成B.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手工冶铁业生产集中化D.农耕中普遍运用铁农具
3 . 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下列选项中,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②中国发布《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提出“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方针
③联合国安理会多次牵头组织、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
④加强国际合作,加大农业生产投入利于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A.①②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初的户口调查,重在编审认定,由里甲组织负责调查申报,……但到雍正初年以后,摊丁入亩,人丁编审失去原来的意义,里甲制也渐废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户口调查,成为一个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清政府实行
A.邻保制度B.大索貌阅C.保甲制度D.户帖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法国学者谢和耐认为明末“是一个文化沸腾、创新、高度好奇和思想自由的时代”,下列选项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A.汤若望、南怀仁等主持钦天监工作B.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C.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D.瑞典中国宫建筑风格深受中国文化影响
6 . 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的出发地。根据所学,分别指出唐朝时期,中外高僧经由陆路、海路推动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

材料二   从明中叶至清末,中西文明有两次大规模的接触和交流,特别是后一次的接触,引发和加速了中华文明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后一次的中西文明相遇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随着西方列强军事、经济、政治方面的扩张,西方的器物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各层面的文明都逐步传入我国,并与我国传统文明发生激烈的冲撞和交流。

——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中西文明“接触与交流”的角度,简述明朝中后期科技领域的新发展。如果要论证洋务运动推动了“向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你会提取教材中的哪些信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二战后期,通过雅尔塔会议,美苏达成妥协,确定了战争结束时美苏的实际军事控制线。这样,双方实际上划分了势力范围,而这些控制线基本上是战后美苏对峙的分界线。这说明雅尔塔体系(     
A.巩固了反法西斯战争成果
B.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
C.体现了大国合作的重要性
D.直接引发美苏“冷战”
8 . 时空不同,文化各异。下图中,地域、文化成就及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①——金字塔——建筑艺术深受宗教影响
B.②——《源氏物语》——借鉴吸收中华文化
C.③——《几何原本》——崇尚理性和思辨
D.④——“悬诗”——融合东西方的文化遗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古中后期,随着生活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加强。新兴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
A.巩固了天主教对西欧国家的控制B.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结束了西欧政治的分裂割据状态D.推动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10 . 如下三幅图,你认为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A.近代英国殖民扩张的阶段特点B.世界主要航路的不断探索
C.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D.近代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