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反映的是苏俄(联)1921~1925年粮食作物产量和粮食耕种面积的变化情况。这一变
化源于当时苏俄(联) (     

A.农村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B.坚持以农业建设为中心
C.农民建设苏维埃的热情高D.适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英、美、德、法四国通过资产阶级宪法的颁布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如下表)。
这反映出 (     

A.政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B.资产阶级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C.欧美主导世界政治的发展方向D.共和体制的确立是人类历史的必然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三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江淮以及苏杭地区,战国、西汉曾为瘴气重病区,但至隋唐时,瘴气已经完全销声匿迹。秦汉时,人们认为“南方恶地,疾病流行,环境卑湿”;但在唐人观念中,江南地区已变成为令人向往的地区,白居易曾说“江南好”“能不忆江南?”。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江南成为经济中心B.社会防疫经验丰富
C.南方农耕区的拓展D.北方流民大量南迁
2024-06-14更新 | 167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就亚非地区而言,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处于自发的斗争阶段,19世纪晚期后,开始走上自觉的民族民主运动的道路,并在20世纪初更是走向大觉醒时代。导致亚非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无产阶级政党的推动D.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2024-05-21更新 | 651次组卷 | 3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儿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2024-05-09更新 | 137次组卷 | 74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文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03更新 | 232次组卷 | 21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47次组卷 | 117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一般高中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A.日本迫切希望学习隋唐的发展经验B.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
C.国际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2024-04-26更新 | 40次组卷 | 67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C卷)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C.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D.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2024-04-25更新 | 623次组卷 | 137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翔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春秋时,管仲回答齐桓公称霸举措时说:“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则)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战国时,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表明(     
A.冶铁技术推动生产工具的进步B.统治阶层努力适应时代大变革
C.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D.一夫一妻的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