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6 道试题
1 . 如图为中国钢产量变化形势图(单位:万吨)。下列对图中③段中国钢产量变化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苏联政府提供援助B.国民经济政策调整
C.西方先进技术引进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023-01-12更新 | 352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2 . 北京故宫布局如右图所示,旧称紫禁城。《后汉书》载“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 紫微、紫垣、紫宫等便成了帝王宫殿的代称。由于封建皇宫在古代属于禁地,常人不能进入,故称为“紫禁”。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下表述错误的是(     
A.讲究“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B.遵循传统礼制,体现等级观念
C.是中国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D.故宫博物院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后
2023-01-02更新 | 37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经济活动的增加促进了货币的使用,但是,币制混乱,而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朝统一全国后,在废止六国货币基础上发行了通行全国的货币——半两钱(见下图 )。秦朝此举(     

                      秦朝统一货币示意图
A.有利于国内各地区经济联系B.旨在剥夺和限制贵族的特权
C.展示了青铜制造的最高水平D.为秦朝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
4 . 读秦朝政府组织图,回答问题:

(1)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阐述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023-10-1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培文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面左图是郑和航海路线图,右图是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根据两幅图能得出的正确历史结论是(     
A.郑和航行规模大于新航路开辟的航行规模
B.中西远洋航行都得益于国际劳动分工细化
C.新航路开辟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D.郑和航行一定程度为开辟新航路奠基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个时代,机械力代替了人力……工厂制度战胜了传统的小生产体制,成为主导的生产体制,在此体制下,工人以专业化和分工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有纪律的机械化大生产……经济生活由以乡村为主转变为以城市为主,导致大型城市兴起;生产和消费彻底分离,自然经济被完全打破……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

——摘编自张霞《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二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人从理论到应用的过程比英、法等国要快3至5年。正是德国人对最新科技的敏感性,使得许多发明出现了“英法开花,德国结果”的状况。从世界工业产业所占的比重来看,1870年时德国为13%,居英国和美国之后;1910年则已达到16%,仅次于美国(35%)。德国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摘编自李富森《论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特点》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工厂制度的特征及“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时代”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德国发展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说明图1、图2现象共同依托的技术支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从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7 . 下图为17世纪初日本宫廷画家的作品《南蛮船图》,描绘的是葡萄牙商船抵达日本港口贸易的盛况,日本人将其称之为“南蛮贸易”。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动B.锁国政策的废除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D.海上航路的扩展
8 . 图1、图2所示为学者蔡运章对山西陶寺遗址出土文物的研究成果。从中华文明探源的角度看,该学者的研究方向应是(       
A.论证社会分工的细化B.证实原始文字的萌芽
C.梳理工具技术的演进D.确认早期国家的形态
2023-07-1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区宇图志》的编修

隋炀帝大业初年,便“敕内史舍人窦威、起居舍人崔祖溶及龙川赞治侯伟等三十余人,撰《区宇图志》一部五百余卷”。这是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叙山川”、郡国、城隍,皆附有图,同时记有诸郡的物产土俗。《区宇图志》修撰者皆出身于关陇集团及山东大族。大业五年书成上奏,不料“帝不善之”。

炀帝敕称:昔汉末三方鼎立,大吴之国,以称人物,故晋武帝云,江东之有吴会,犹江西之有汝颍,衣冠人物,千载一时。及永嘉之末,华夏衣缨,尽过江表,此乃天下之名都。自平陈之后,硕学通儒,文人才子,莫非彼至。尔等著其风俗,乃(以吴人)为东夷之人,度越礼义,于尔等可乎?然于著述之体,又无次序。各赐杖一顿。

下敕指责之外,炀帝改组了《区宇图志》写作班子。主持重修的虞世基、许善心,以及参撰者袁朗、虞绰、姚思廉等,多出自江左名门“冠族”,“南土誉望”。重修之后,颇得炀帝好评:“学士修书,颇得人意,各赐物二十段。”

——据牟发松(论隋炀帝的南方文化情结》


(1)隋炀帝为什么要重修《区宇图志》?
(2)《区宇图志》的重修有何意义?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对峙与竞争状态;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反对共产主义。美国在全球进行扩张,将社会主义的苏联视为其建立全球霸权的最大障碍;(冷战后期)苏联放任西方对东欧的“和平演变”政策,国内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随之结束。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8课

材料二:

图1

图2

图片说明:2021年8月30日美国正式宣布完成从阿富汗撤军的任务。图一所示,长达20年的战争,美国在阿富汗留下的仅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图二是美军撤离阿富汗过程中震惊全世界的一幕:2021年8月16日,为了逃离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大批民众追逐、攀爬正在跑道上滑行的美国军机。

材料三: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直至今天还在继续……(关于这场战争)一些清醒的战略界人士认为,美西方延续冷战思维的北约东扩,是引爆此次乌克兰危机的罪魁祸首(引自光明网-《光明日报》2022年02月26日08版)。……事实上早在1997年,美国前驻苏联大使乔治·凯南曾警告北约,继续东扩将是整个后冷战时代美国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引自环球时报-环球网2022年3月8日报道)(注:材料三中的“北约”是指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军事组织;“北约东扩”是指北约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和中东欧国家纳入该组织。这是后冷战时期美、西战略转变的重要举措。)

材料四: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古代文明的扩展方式有哪些?15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扩展方式又有哪些?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并举例说明15世纪以来世界文明的扩展方式与古代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赞成或反对哪一种文明扩展方式?请说出你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