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明朝《林氏族范家训》告诫族人:“孝为立身之本。若不孝于亲,必不能忠于国,友于兄弟,睦于宗亲、乡党,和群于社会,必反为社会之蠢虫。”材料可说明明朝家训(       
A.是儒家和法家思想融合的产物B.蕴涵着家国一体的儒家伦理观
C.对忠和孝两种思想的艰难抉择D.深受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影响
2 . 下表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具体实践(部分)。据此可知,我国(     

时间

实践

1988年

中国正式提请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并于次年派遣20名观察员参加纳米比亚过渡时期援助团

1994~1999年

中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1亿特别提款权贷款,向泰国和印尼提供了13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2009年

中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降低40%~50%

2021年

中国此前发起创建的亚投行,截至2021年中国已批准147个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超过289.7亿美元,惠及31个域内外成员
A.外交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并举
B.努力推进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
C.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变化评述如下。这一变化出现于(     
随着士族的消亡,他们那套治国之道也渐被忘却和遗落了。一个新阶级士大夫阶级出现了。他们受到儒家学说的熏陶并通过了科举考试,已做好准备,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哲学文化、文学、艺术、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与那些改变了日常生活的、强大的经济力量结合在一起。
A.魏晋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
4 . 在英语中,“十八世纪”不仅单指1701—1800年的时间节点,还代表了西方文明高速发展及向其他地区扩张的时间阶段。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在18世纪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影响了整个世界后来的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世纪历史事件节选

1701年:英格兰发明播种机。

1733年:约翰·凯发明飞梭。

1748年:孟德斯鸠出版《论法的精神》。

1756年—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

1762年:卢梭出版《社会契约论》。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1765年:英国向北美十三州征收印花税。

1769年:瓦特改良纽昆门的蒸汽机成功。理查·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织机。

1770年:英国将澳大利亚、新西兰收为殖民地。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第二次大陆会议召开。

1782年:瓦特研制“万能蒸汽机”。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英人柯特发明以煤炼铁的方法。

1787年:费城的制宪会议制定美国宪法。

1789年:法国召开三级会议。美国第一届国会召开,选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8年:拿破仑征埃及,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摧毁。

1799年:拿破仑返国,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成立执政府,自任为第一执政。

(1)选取恰当的角度,分类归纳西方世界在18世纪发生的变革。
(2)任选一个角度,分析说明“十八世纪的欧洲影响整个世界历史进程”。
2023-05-19更新 | 214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发社会的重要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在颁布共和八年宪法时就宣布“结束革命”,这实际上践踏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原则:人民主权原则、社会平等原则等。拿破仑战争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目的是保卫革命,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第二类……为了争夺领土、殖民地、商业与海外霸权地位;第三类纯属侵略性质。

——摘编自张芝联《关于拿破仑的评价及其方法论问题》

材料二 19世纪初期,处于中间阶层的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逐渐在社会上占据优势和中心地位。他们在政治上的要求也日益凸显出来,开始向把持国家政权的保守的土地贵族提出挑战,希望通过民主的议会改革运动夺取国家的政治权力。虽然1832年议会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和进步不多,但它毕竟对现有的制度进行了某些变革。与中间阶层相比,工人阶级在这次改革运动中却是毫无所获,这使得他们对改革十分不满。于是,工人阶级继续发动纯粹的工人阶级争取权利的斗争。

——摘编自张怀印《十九世纪英国宪政改革研究》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宪法赋予美国总统的权力很大。19世纪70年代,法国的共和派暂时处于弱势,虽然宪法未对国家政治体制作出明确规定,但实际上共和国已经通过其总统的头衔、 任期及选举方式得到法律上的确认,共和派可以利用宪法中“共和国总统”一词来改造和完善共和制;君主派虽然强大,但却无力单独制宪,只能在默认共和体制的前提下,在宪法中无限增大总统的权力,使其享有无限权力却几乎不负任何责任。

——摘编自黄开军《法治与权治的悖论》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向“土地贵族提出挑战”的时代背景。举出一例,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的“纯粹的工人阶级争取权利的斗争”。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对法国政治体制的影响。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说明美国和法国总统权力显赫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中医界经历了发展史上最为艰难的、日渐窘迫的发展际遇。为振兴中医,中医期刊兴起。近代上海中医期刊虽始于20世纪初,但发展迅速。据统计,民国时期上海出版的与中医药有关的报刊就多达 165种。在这些期刊中,既有政府社团组织创办的《医界春秋》等,又有沪上名医等私人创办的《光华医药杂志》等。这些期刊中有的以弘扬中医为宗旨,有的以融汇中西医为宗旨,还有的以改良中医、中医科学化为宗旨。为增强期刊的时效性,它们不仅设有问答、来件、社务等专栏,还有专题,组织大规模专题讨论,也刊登兄弟刊物广告及各种别具特色的广告等。为扩大影响力和发行量,它们版式不一,发行模式也不固定,有的还实行推销代理制。

——摘编自卓鹏伟《近代上海中医期刊的办刊特点》

材料二 1947年,我国仅有45所高等医药院校,院系规模小,独立设置者不到一半。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仍然没有建立起适合本国的医学教育制度与体制。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具有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苏联,自然成为我国学习的榜样。20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全面学习苏联高等医学教育。……各院校普遍使用苏联的翻译教材。……但学习苏联高度统一的中央集中管理制度,造成各地办学的自主权过小,不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教学。学术上片面强调学习苏联、排斥来自英美等国的学术理论和医疗技术,剥夺了学生接受不同学术观点的自由。

——摘编自黄永秋、李剑《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中医期刊兴起的原因,并概括其办刊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面学习苏联高等医学教育的原因和不利影响。
2023-04-1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6 世纪中期,英国休闲旅游兴起,但参与者主要为贵族阶层。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英国休闲旅游的参与人数大幅度增加,其中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占比最大。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源于(       
A.工人运动的兴起B.产业革命的影响
C.议会改革的推动D.福利制度的出现
2023-04-14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50年,我国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为建国后的最高峰。这一时期国防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研制原子弹B.完成剿匪任务C.借鉴苏联经验D.进行抗美援朝
2023-04-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向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历史进程,也是近代域外行旅者对现代文明探求的历程,近代知识分子是肩负着拯救国家的使命踏上域外行旅之途的。李鸿章因为要创办新式海军,先后奏请皇上,派遣福建船政学堂与北洋水师学堂学生、艺徒分3批共70人,赴英法等国学习先进技术,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康有为在遭到慈禧为首的清朝顽固派的残酷镇压后,流亡他国。他在行旅过程中,参照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在《欧洲十一国游记》留下了他的所思所感。蔡元培对教育教学理念的探求,给域外纪游文学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篇章。

——摘编自傅建安《中国现代域外纪游文学的兴起与现代转型》


(1)根据材料,概括域外行旅者对现代文明探求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五四运动之前,我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探求现代文明的历程中所开展的运动(只写运动的名称即可);并任选其中之一,概述其积极作用。
10 . 1972年我国与1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下表为部分建交国家名单。这一局面的出现(       
·3月13日   英国                    ·5月18日   荷兰                  ·9月29日   日本
·10月11日   联邦德国            ·11月16日   卢森堡             ·12月21日   澳大利亚
A.受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直接影响B.体现了遵循和平理念的全方位外交
C.有利于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表明我国外交领域意识形态分歧消失
2023-04-13更新 | 21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