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政变,国民革命失败。1941年1月5日,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国共合作破裂咫尺之遥。面对不同时期的两次突发危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不同的反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四一二政变后,共产国际执委会会议强调,“国民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直接同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合作的特殊组织形式”,武汉国民政府是“国民党左派的政府……它已走上(无产阶级和农民)专政的道路。”共产国际代表罗易认为,当时的主要危险不是中共自愿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反而是过分重视军事力量。马日事变后,国际代表鲍罗廷通过武汉国民政府组织“查办代表团”赴长沙查办农民运动“过火”。6月底,应国民政府要求,中共中央决定湖北省总工会自行解散工人纠察队。713日,中共中央发表《对时局宣言》,揭露汪精卫等人“已在公开的准备政变”,但仍坚持“与国民党合作的政策”。

——据龚书铎《中国近代史》等

材料二   1941117日,周恩来为皖南事变向国民党谈判代表提出质疑和抗议,怒斥国民党亲者痛、仇者快的行为。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中共南方局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散发传单等方式,向各界人士公布事变真相。廖承志在香港向世界各方表明中共的政策和国民党破坏抗战大业的危害。20日,毛泽东发表讲话,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反共阴谋,要求国民党当局以大局为重,惩办祸首,释放叶挺,废止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各抗日根据地纷纷集会,愤怒声讨顽固派的罪恶行径。八路军、新四军做好了随时反击顽固派武装进攻的准备。同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新组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新四军继续坚持长江南北的抗战。

——据汪杰《皖南事变与中国共产党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论析》等整理

比较中国共产党对两次突发事件的应对,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01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同学设计以下演示文稿来表现欧洲历史演进的某一主题。该主题是(     

A.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B.人文主义思想的扩展
C.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D.战争危机的逐步蔓延
2023-06-01更新 | 593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1889年美国漫画家开普勒的画作《参议院老板们》(发表于《帕克》杂志)。作者意在揭示(     

   

A.民主政治的虚伪性B.垄断资本操控政治
C.社会分化日益严重D.金融寡头践踏立法
2023-06-01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某一时期美军、国民党军队调动示意图。该军事调动(     

   

A.促进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国家统一
B.加速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战场的崩溃
C.损害了中国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进程
D.意在调整部署应对国共双方战略决战
2023-06-01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5 . 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     
A.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B.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
C.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D.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
2023-05-24更新 | 113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是法国著名画家。他的画作将古典主义的艺术形式和现实的时代生活相结合,充满了时代革命气息。以下是他的名作《苏格拉底之死》。画作的创作主旨在于(     
作品创作于1787年。画中描给了苏格拉底服毒自杀的场素。一束阳光照射在苏格拉底身上,与黑暗下的牢狱形成鲜明的对比,裸露瘦弱的身躯下是坚强的意志力,面临死亡仍毫不畏惧地高举有力的左手,继续向弟子们阐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A.艺术性地再现真实历史场景B.弘扬人文和理性主义精神
C.表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不满D.号召为真理和自由而献身
2023-05-21更新 | 31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为某学者对世界现代化的阶段及浪潮划分。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浪潮大致时间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注释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763~1870
1870~1945
1946~1970
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
第三次产业革命、自动化
城市化、社会化流动
电气化、普及义务教育
福利化、普及中等教育
第一次现代化
工业化、城市化、
民主化、理性化。
福利化,流动化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1970~2020
2020~2050
2050~2100
知识和信息革命、信息化
新生物学革命、生物经济
新物理学革命、文化经济
网络化.普及高等教育
仿生化、生物经济社会
体验化、文化经济社会
第二次现代化
知识化、信息化、
生态化全球化、
个性化,多元化
A.现代化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B.战争极大阻碍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C.现代化的核心是生产关系的变革D.科学技术是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元视角下的德意志统一

材料一   1850年到187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一倍多。1843-1861年,机器织布机由5018台增加到15258台。1850年德国铁路长度为5822公里,到1870年增加到21471公里。正如恩格斯指出:1848年革命后的德意志在二十年中带来的成果比以前整整一个世纪还要多。

材料二   普鲁士学派代表人物特赖齐克曾感慨:“我们还缺少一样东西——国家。我们是唯一没有共同法律的民族,我们不能派遣代表参加列强会议。在外国港口,也没有礼炮向德意志的旗帜致敬。我们的船只在海上航行,没有国旗,像海盗船一样。”

材料三   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造成功新内燃机,其以汽油作为燃料。

1885年卡尔·本茨制成第一辆汽车。

1897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制成一种更为实用的内燃机——柴油机。

1897年到1907年,合成氨的产量从84000吨剧增到287000吨。

1913年世界电气产品贸易,一半掌握在德国,德国电气行业规模欧洲最大。

——据陈美玲《德意志第二帝国崛起初探》等

上述材料各是从什么视角论述德意志统一这一主题的。另外补充一个视角并作简要说明。
2023-05-05更新 | 11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以下是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目录与正文摘编。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五章   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与工人运动的兴起

第一节   工业文明行进中社会问题的凸现

第二节   工业文明的批判者与辩护人

一、       激烈的批判者

工人阶级理论家:蒲鲁东(1809-1865)在1840年《什么是所有权》一书中,认为人类在权利方面生而平等,人人有权享有自己劳动的产品。资本家通过发放低廉工资的形式扣留工人们的劳动产品,这全然侵犯了工人们的权利,实质上就是一种盗窃行为。

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1772-1837)在其著作中指出,现实的工业文明或制度是一个社会分裂的文明体制,是一种无限制经济自由的制度,必然使整个社会生产呈现出无政府主义和生产危机,同时断言它正面临着灾难。傅立叶认为现实的“文明”无法改良,必须超越,并为此设计了进入更高阶级的未来“和谐社会”蓝图。

二、工业文明的辩护人

与此同时,以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李嘉图(1772-1823),法国社会学家孔德(1788-1857)等人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明只有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财富,带来社会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第三节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一、工人运动的勃兴

……

三、巴黎公社一一社会主义的第一次实践

第四节……

一、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理论探索

二、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剖析

三、超越工业文明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释工业文明“批判者”与“辩护人”的观点。
(2)结合所学知识,拟定本书第五章第四节标题或主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巴黎公社专门成立民生供给委员会,负责全国的民生事务,宣布对谷物、棉油、烟酒、肉类等进行集中管理,还颁布关于民生的相关法律、决定及布告。公社还要求各区建立地方自治政府,成立各种社会组织等,自主管理基层内部事务。这表明公社力图(     
A.实现国家对经济全面管控B.提升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寻求与资产阶级政府合作D.探索新型的社会治理体制
2023-05-0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