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9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前后对美国国家身份的塑造,实际上起到了为20世纪的美国提供风向标的作用。他试图告诉美国人,在美国已经崛起为世界大国和对外部世界依赖日深的新形势下,作为一个美国人意味着什么,美国在国际舞台上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美国作为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他为崛起的美国勾画了一个崭新的国家身份与国际角色——“自由卫士”和“世界领袖”,这实现了新形势下美国自我认知的转变。威尔逊竭力塑造的美国国家特性和国际角色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共和党执政时期遭到一定程度的拒绝,但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被美国社会普遍接受,成为20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对美国自身及其国际角色的理解。威尔逊对美国存在意义的阐述和国家身份的重塑对20世纪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立新《我们是谁?威尔逊、一战与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社会记忆以及二战前和平主义思潮的盛行,使得一战期间英国政府“为了国王和国家而战”的口号失去吸引力。在二战前的和平主义运动中,经验丰富的政治家和数百万民众寄希望于国联来防止战争。英国对德宣战后,和平主义和绥靖主义思潮在英国仍有很大影响力。英国民众不再像一战时那样用欢呼声以及对军事荣耀的期待去迎接战争,相反,二战被视为一场人们缓慢接受的、不可避免的战争。政府与人民之间缺乏信任,政府的战争动员话语较少涉及人民。负责政府战时宣传的信息部由于机构庞杂、分工不明、人员业余等弊病,给人留下愚蠢且无能的负面印象。在此背景下,政府动员话语逐渐出现“人民战争”的转向。

——摘编自莫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民战争”话语的生成、传播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威尔逊对美国国家身份阐述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人民战争”话语生成的历史背景。
2023-10-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抗战开始时,《科学》杂志的关注点集中于“科学与战争”“科学与国防”等国家、社会建设方面的讨论,专门撰写文章论述“科学救国”思想,提出科学应与现代国防相结合并为战争服务。这说明(     
A.科学救国开始成为时代潮流B.现代国防力量取决于科学思想
C.思想文化领域形成统一战线D.民族危机影响科学研究的方向
2023-10-1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956年,国际奥委会邀请台湾地区的体育组织单独派队参加在墨尔本举办的第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我国宣布退出此次奥运会;此后,在国际奥委会的会议上,西方代表蛮横地干涉中国代表的言论自由;1958年,中国奥委会宣布退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这折射出该时期的中国(     
A.致力于同周边国家改善关系B.外交政策受到国际形势影响
C.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国家利益影响了体育政策
2023-10-1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出任阁臣同一个傻瓜出任共和政府的首脑一样,是很罕见的事。倘若一个治国能人在一个充满了矫揉造作的君主制宫廷里执掌了政权的话,他会为那个国家开辟一个新时代。”卢梭旨在强调(     
A.君主制与共和制不可调和B.共和制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C.君主制影响人民民主权利D.民主制更适合法国的国情
2023-10-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诸侯国与天子有着一系列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创制。由于这种“创制”,各诸侯国建立在政治、血缘关系之上的造物形态具有“同构”特征,以便王室通过器物馈赠、赏赐等方式实现社会控制,并得以延续。这种“创制”是(     
A.分封制B.内外服制度C.官僚制D.中央集权制
2023-10-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0—14世纪,中国的选官制度已趋成熟,但仍存在多元性、复杂性。辽朝在形式上以南枢密院掌文选,北枢密院掌武选,但将北枢密院视为兵部,南枢密院视为吏部。因此,辽朝实质上是承袭了唐朝吏部掌文选,兵部掌武选的选官机构设置,并将此制很好地融入本民族政权职官机构设置之中,做到了将中原制度文化与本民族政权实际情况很好地协调融合。

——摘编自魏淑度《借鉴、趋同、变迁:辽西夏金远官制比较》

材料二   培养和配备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自治的重要标志。人事管理自治权的核心在于要保障少数民族依法管理本民族和本地方事务。这项权利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治地方要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千部和妇女干部;自治地方的人员录用要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给予优先照顾。

——摘编自张春宇《什么是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0—14世纪中国选官制度具有复杂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中国选拔和培养民族干部的作用。
2023-10-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萌发于中世纪的英国职业教育,在19世纪后半期迅速发展。19世纪,马尔萨斯等人提出了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的思想,教育家阿诺德等人积极提倡发展职业教育。斯德奇等人更是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如创办的成人夜校就推动了机械工人讲习所运动的发展。19世纪期,英国成立了“皇家工艺学会”等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管理。1889年,通过了《技术教育法》,要求地方当局提供技术教育等。19世纪后半期的大学不仅开始培养工商业人才,而且也“向每天的劳动仅足以糊口的人民群众的子弟开放”。为了提升英国的经济竞争力,1880年,“伦敦同业公会”成立了旨在从旁援助技术教育的“伦敦市成人教育协会”。

——摘编自李渝红《英国职业教育介绍》

材料二   建国之初中等技术教育的很多实施机构来源于旧时的公、私立职业学校。19523月政务院对其进行调整,规定每所学校都有特定的专业方向,统称为中等专业学校。同时,由于生产部门急需补充技术工人,技工教育制度逐步建立起来。中专和技工学校的毕业生由其管理部门分配工作。为了使不能升学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以便就业,国家还尝试开辟新的途径,从1958年开始,各地农村职业学校大量开办,开展农牧、林果、养殖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多类教学。与此同时,城市职业教育也逐步发展,1965年,全国中专在校生54.7万人,技校在校生18.3万人,农业等职业中学在校生443.3万人,三者已占到当时中学在校生总数的34.8%。

——摘编自俞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定位及规模发展演进的回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英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及意义。
2023-10-11更新 | 263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几次重要会议及其通过的主要决议。由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       
召开时间会议名称主要决议
1921年中共一大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1923年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7年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
A.主张革命道路从城市转向农村B.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
C.对中国国情认识渐趋科学理性D.坚持建立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2023-10-08更新 | 550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威斯特伐里亚条约》承认地区性的宗教宽容,一些诸侯国家与城市选择了一种宗教信仰,另外一些则选择了其他宗教信仰。同时,该条约还使信奉新教的尼德兰脱离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了完全的独立。由此可见,《威斯特伐里亚条约》(     
A.开创了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的例子B.通过宗教政策协调国际关系
C.确立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的原则D.重在推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金朝统治者十分崇拜孔子,不仅修建孔庙、拜谒孔庙,而且还让孔子的后代担任各种官员。除了尊重孔子,重视孔子的子孙之外,金朝皇帝还带头学习儒家经典,同时用儒家文化作为标准来教育、录用官员。这反映出金(     
A.崇尚正统观念B.步入文明时代C.彻底推行汉化D.民族隔阂消除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