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世纪80年代,英法两国进行贸易谈判。在谈判中,法方的主要目标是降低法国葡萄酒的关税,而英方的主要目标是降低玻璃、陶瓷器、金属器和羊毛制品的关税。最后双方签署了条约,达成了各自目标。这一条约(     
A.维护了英国的技术优势B.保护了法国的中小型工业
C.违背了自由贸易的精神D.加速了英法资本原始积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太平天国运动前期,英国商人向太平天国军队出售了大量粮食以缓解其粮食短缺,英国政府予以积极配合和支持;但是在太平天国后期,英国政府命令禁止外商接济、出售粮食给驻守安庆的太平军,安庆很快陷落。这一转变主要是源于(     
A.太平天国调整了对外政策B.战争破坏了列强对华的商品输出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清廷注重使用经济手段镇压起义
2024-03-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综合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境内活动着不少胡人,这些人中既有跻身于上层社会封官授爵者,有传播佛教、祆教和景教的传教士,也有辗转流徙、从事商贸活动者,还有服务于显贵豪绅家中的侍从与奴婢,以及混迹于街头巷尾饭铺酒肆的工匠和歌舞伎。在出土的唐代墓葬石雕、壁画等文物中都有记载。据此可知唐朝(     
A.社会分工日益细密B.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C.阶层流动逐渐加剧D.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4 . 抗日战争期间,标语口号是党的重要宣传工具,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等政治类标语口号;有“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多耕一分地,多收一粒粮”等经济类标语口号;有“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实行无产阶级教育”等文化类标语口号。这些口号(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B.扩大了党的阶级基础
C.丰富了边区文艺生活D.鼓舞了军民抗战意识
2024-03-1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创建于1866年的福州船政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船舶工业中心,船政学堂不仅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而且培养了一批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人才。如表是船政局历年拨款情况,结合表格数据可知(     
时间应拨数(万两)实拨数(万两)实拨占应拨百分比
1866.11—1874.6470470100.0%
1874.7—1882.1252537070.5%
1883.1—1907.12148561041.1%
年份实际数额原报销单所报数额浮冒数额
1883—189637349065236634.62101728.6
1883-1896年度船政局经费支出推考表(单位:两)
(以上资料来源:林庆元著《福建船政局史稿》)
A.近代化建设的曲折发展B.激励清廷自强目标实现
C.封建顽固势力阻挠破坏D.重农抑商思想开始复苏
2024-03-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6 . 如表是关于孔子“仁”的学说,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作者观点
林乃燊孔丘的“仁学”,只是华夏族奴隶主范畴的东西。孝悌为仁之本,就一语道破,它是为适应挽救奴隶主阶级摇摇欲坠的宗法金字塔的需要而出笼的。
何法周孔子主张“仁”的学说是“地主阶级的思想体系”,是继承特别是发展了社会发展的新思想,曲折地反映了农民阶级在封建的经济政治关系中“人”的新地位。 “仁者爱人”这一命题的提出,乃是当时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
斯维至“仁”是奴隶主的思想,但不相信它是反动思想,而认为它“具有贵族民主政治的涵义”。
王文治“仁”实质上只是想在不根本变动旧的所有制、不根本变动旧的阶级关系的条件下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一些调整,客观上却恰恰与旧制度的要求相背离,有利于新事物的成长。
A.都认为孔子“仁”的思想是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由于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能够代表多个阶级的利益
C.对孔子思想“仁”理解不同与时代及学者立场有关
D.因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所以无法取得一致的看法
2024-03-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71年3月26日,巴黎公社中央委员会在公报中说:“我们热诚希望和解,我们满怀喜悦的心情想实现联合,以达到我们努力追求的目的。因此,我们曾向反对我们的人开诚布公地伸出友谊之手。”这表明巴黎公社的领导者(       
A.放弃了暴力斗争的革命方式B.尝试以和平的手段实现目标
C.极力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D.积极促进国际工人阶级联合
2024-03-16更新 | 907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代埃及有一座官方石碑,显示了国王阿玛西斯在统治期间为阿匹斯神牛举行庄严葬礼的场景。“在象征天空的象形文字和带有翅膀的太阳圆盘下,国王跪在阿匹斯神牛面前,身体靠着脚跟、双臂垂在膝前、上身微微前倾,展现国王对神的崇拜。”这反映了古埃及(       
A.宗教哲学的原始性B.动物崇拜较为兴盛C.重视农业生产活动D.王权与神权的结合
9 . 【长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以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任务。某同学参加了学校主题为“讲好长江故事”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笔记一2020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笔记二荆楚文化是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在中华文明早期,湖北以其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特征,逐渐形成了崇尚 自然、富于浪漫想象、人与自然深度和.谐的文化理念:在近代历史变革中,湖北也是长江流域的首倡之地,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在同西方接触过程中,湖北人精研西学,走出长江,勤劳付出,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背景下打造荆楚文化

大品牌的思路与建议》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围绕“讲好长江故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要求:古今不限、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论证有力)
2024-03-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10 . 【古代生态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古代生态环境保护。先秦时期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的法律规定,此后各朝代也多通过多种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汉代设少府管理山林川泽,少府之下还设置有苑官、林官、湖官等,负责各方面相关事务。唐朝设有虞部郎中、虞部员外郎的官职,其职责包括“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因猎之事凡采捕渔猎、必以其时”。汉代《贼律》规定:“贼伐树木禾稼……准盗论”。甚至规定“吏卒不得系马宫外树”。盗伐皇家陵园树木的人可处斩首弃市,失职的官员也要受到处罚。唐律则规定:砍伐树木的人要按照盗窃罪的处罚方式论处。另有《杂律》规定:“诸占固山野破湖之利者杖六十……诸于山陂兆域内失火者徒二年,延烧林木者,流二千里。”

——摘编自《唐律疏议》《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与立法》等

材料二   明清时,政府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有所变动。《明史·食货志》载,“(明仁宗时)山场、园林、湖泊、坑冶、果树、蜜蜂官设守禁者,悉予民。”清朝时,亦开放了大片草原和山地供农民垦荒。皖南、浙北山区山林植被良好,地旷人稀,邻近地区的居民,纷纷携妻带子举家移居于山区开荒。他们大量种植玉米、番薯、花生、兰靛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既可获取口粮,又可作为染料出卖。此举虽了开发山区,但也破坏了山林植被,致使水土流失,泥石流多发,溪河淤塞,稻禾棉桑受损,破坏了正常的生态环境,导致山区和毗连的平原生活生存环境恶化。

——摘编自《明史》《明清时期的山林生态环境保护》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唐环境保护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从汉唐到明清环境保护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