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76 道试题
1 . 棉花本是一种在个别区域种植的农作物,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主导了棉花的生产销售,有研究将这种现象称为“棉花帝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述了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种棉花的情景:“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在秘鲁,考古学家发掘出公元前2400多年前的棉织渔网。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考古学家也发现了罕见的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缠绕的棉布彩带。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等

材料二   古代的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无论是种植、纺织生产还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绝的环境之中进行的,没有产生跨区域的影响力。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跨大西洋贸易网络的建立改变了棉花的命运,棉花开始成为全球性商品。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欧洲帝国在美洲开启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掠夺”,用暴力强占印第安人土地,准允和保护跨大西洋的贩奴贸易,凭借对远洋航行技术的掌握和武装航运的暴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连接美洲、欧洲和非洲以支撑棉花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网络,即“棉花帝国”。

——摘编自王希《评<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三   1780年,英国工厂中纺纱机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英国的工厂仍拥有全球机械化纱锭数的2/3,欧洲和美国大片地区都依赖可预测的底价棉花供应……但到1861年……美国成了新兴的棉花帝国。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棉花种植及利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棉花命运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上半叶美国成为“棉花帝国”的原因。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疆域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元朝实现了全中国的统一、“中国”一词的地域意义突破九州而演变为十一行省,人民意义突破汉人而演变为汉、蒙、色目等众多民族,其文化意义演变为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兼有。而其最重大的变化,乃是“中国”主权行使,可以是汉族政权,也可以是少数民族和汉人的联合政权。元朝同时承认了辽、宋、金“各与正统”的地位。

——摘编自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材料三   汉唐帝国是转瞬即逝的,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之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此后“大中国”变成了常态。

——摘编自杉山正明:《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多个角度,谈谈你对“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这一观点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角度多维,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3 . 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密檐、雕墙粉壁等都发展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悬空寺的最高处为“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这反映出(     
A.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儒佛道互相吸收融合D.社会动荡急需儒学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一战结束后,对于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问题,法国要求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英、法、美三国的这一分歧(       
A.导致它们因分赃不均而矛盾加剧B.源于它们对世界霸权争夺的需要
C.体现了其对战后秩序的不同诉求D.反映了西方大国均势外交的理念
5 . 2017年,国际图联发布《保护文化遗产国际图联指南》,倡导通过“数字统一”,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跨机构融合,解决濒危文化遗产原始载体流散各地的严峻问题。由此可知,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际图联强调(     
A.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B.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C.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D.重视民间力量的作用
昨日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80年代,在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中,美国里根政府拒签《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同时还推出一系列破坏公约的政策,但均未能阻止国际社会签署该公约。这反映出(     
A.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走向破产B.霸权主义行为被国际社会抵制
C.海洋开始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D.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日益巩固
昨日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热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苏东剧变后,美国提出,要使北约、欧共体和欧安会成为建设欧洲新秩序的三大支柱;北约要成为建立新的欧洲安全体制的政治组织。这说明(     
A.美国主导世界新秩序的强烈意愿B.苏东剧变后欧洲在美国控制之下
C.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世界统治秩序D.冷战结束后世界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昨日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     
A.都由无产阶级领导B.都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
C.都摆脱了民族危机D.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昨日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金朝建立后,渐有女真贵族不再亲自役使奴婢从事生产,而是出租土地,坐食租税。元朝时期,也有很多主人让“驱口”(元朝对奴婢的称谓)从事农耕,采取“岁责其租赋”的剥削方式。上述史实可以用于说明该时期(     
A.贵族门阀政治废止B.阶层间固化逐渐松动
C.民族矛盾走向缓和D.少数民族封建化加深
7日内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程“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作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A.“三教合一”趋势逐渐加强B.选官制度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学术发展受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70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