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2 道试题
1 . 1372年,朱元璋下令在乡里广泛设立申明亭。每里推选一个年高有德之人掌管其事,曰“里老人”。“里老人”除执掌教化外,还可调节民间纠纷。“里老人”所作的理断、裁决被法律赋予效力,“里老人”也由此被称为“无印御史”,颇受地方官员、乡里百姓的礼待。材料可以印证明朝(     
①实行优抚政策以缓和矛盾   ②借助道德教化加强基层治理
③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④认同民间力量维护社会秩序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李鸿章与近代中国李鸿章(18231901),安徽省庐州府(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李鸿章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

通过对与其相关的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和认识李鸿章。下表是近现代研究李鸿章的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1《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奏报、上谕
史料2《中国轮船招商局》(《申报》第218721129日)
史料3《李文忠公朋僚函稿》同治元年(1861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史料4《李文忠公全集》吴汝纶,金陵书局1908
史料5《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
史料6《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

(1)阅读材料,将上表中的文献史料分类,并说明其史料价值。
(2)依据材料和所学,对李鸿章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
2024-05-14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1979年到1997年间,英国和美国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38%,但是一个中等收入之家的收入只增加了9%,最富裕的1%家庭收入增长了140%。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英美经济显著发展   ②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
③南北差距日益明显   ④社会不平等不断扩大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2024-05-14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主要产粮区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①这个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②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产粮区已连为一体
③主要产粮区多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附近
④北方发展主要得益于自然环境非常优越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5-08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5 . “18世纪后期,从非洲输出一船棕桐油(机械润滑剂的主要原料)的利润已大大高于贩运一船奴隶。”该历史叙述有助于研究(     
A.大西洋上三角贸易兴盛的过程B.非洲精壮劳力大量流失的影响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特点D.英国推动废除奴隶贸易的原因
2024-05-08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6 .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
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
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
2024-04-30更新 | 426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历时性与共时性

材料一   历时性和共时性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概念,借用到历史领域,历时性强调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演进,共时性强调的是在同一时间不同领域(或地域)的差异状态。对于历时性,我们以前强调过多,容易让学生产生历史是线性发展的错觉。其实,历史的不同领域(或地域)并非是齐头并进的,这个领域(或地域)已经进入21世纪那个领域(或地域)还停留在19世纪,这就是共时性。历时性思维和共时性思维并不矛盾,它们是互补的,学生掌握历时性和共时性思维,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历史问题。

(1)依据材料一、提炼关于历史演进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关系的观点。结合16-20世纪的世界历史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证。

材料二   顺义区某同学在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时,绘制了一幅世界格局发展的示意图。

(2)依据示意图,结合所学说明世界格局发展的历时性。
2024-04-2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8 . 1976年10月以后,干部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首先恢复了各级、各部门的干部管理机构,接着在干部管理、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干部制度。干部制度的改革和逐步完善(     
A.促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步完善
B.推动干部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C.说明新时期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D.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2024-04-25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少数民族政权与大一统

材料一   辽朝的《鲜演大师墓碑》有“大辽中国”的说法。《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称萧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为轩辕黄帝八世孙虞舜后裔。《辽史·世表》则认定“辽之先,出自炎帝。”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并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西夏李元昊立国后遣使向宋上表时,自称祖先为北魏拓跋氏,而北魏的拓跋鲜卑自称为黄帝次子“昌意少子”之后。西夏“自称西朝,谓契丹为北边(朝)”,宋为南朝,认为辽宋夏当共奉“中国”之号。

(1)依据材料一、概括辽夏政权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发边疆地区一览表(部分)

少数民族名称开发地区
百越岭南、东南沿海地区和山区
巴、蜀、蛮、僚、俚西南
肃慎、东胡、鲜卑、乌桓(丸)、靺鞨、高句丽、奚、契丹、女真、满等东北
匈奴、鲜卑、丁零、突厥、回鹘、党项、蒙古、回、维吾尔等北方、西北
羌、吐谷浑、吐蕃(藏)等青藏高原
高山族(台湾“原住民”)台湾岛

材料三   战国时,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即取消兵车,改为骑兵,同时改穿紧身窄袖、便于作战的“胡服”。自秦汉以来,历代都在边疆或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政策,一般都包括沿用部分既定制度。清朝统一内外蒙古后,就根据蒙古长期形成的习俗,建立了盟旗制度,成功地解决了游牧民族聚居区的行政管理难题。

(2)依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贡献。
2024-04-24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19世纪后期以来,考古学家受到《荷马史诗》启发,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说明(     
①奥林匹亚赛会在古希腊史失去重要地位
②只有借助文献才能接近历史的真实面貌
③考古发现改变了人们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④考古发现与口述史料互证探究历史真相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4-24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