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1 . 《清明上河图》中有个有趣的现象,画上似乎只有一个正在运输货物的胡人,除此之外,可谓“千汉一胡”。这与唐代胡人满京城,贩卖各种物品的情况完全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政局状况B.民间习俗C.思想观念D.经济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是英国棉花进口量(按原产国分列的年平均百分比)数据分布图。据此可以推知(  )
A.美国棉花出口刺激领土扩张B.殖民地是英国棉花进口首要区C.英国棉花进口即将面临危机D.英国棉纺织业的规模世界领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安史之乱后,唐朝官僚机构因“盗起兵兴,又有军功之官,遂不胜其滥矣”。唐德宗贞元三年(787年),“资用不给”,宰相张延赏奏请裁减官员,但因“减员人众,道路怨叹”,侍中马遂、太子少保韦伦等官员上疏反对,贞元省官只持续不到两个月就遭到失败。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宰相李吉甫认为“方今置吏不精,流品庞杂,存无事之官,食至重之税”,从而致“天下常以三分劳筋苦骨之人,奉七分坐衣待食之辈”,主张省并吏员,合并州县;对“名存职废,额去俸存”的弊端进行改革。在唐宪宗支持下,元和省官取得一些成效,但很快又恢复旧态。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宰相李德裕要求按户税缴纳比例,“量减佐官”,但各地方借故拒不执行;在李德裕坚持下,会昌四年,省官命令才得到贯彻执行,最终“罢郡县吏凡二千余员”。但会昌六年,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在“会昌四年所减州县官内复增三百八十三员”。此后,终唐之世,再不闻减官之举。

——摘编自王炎平《关于唐后期三次裁减冗官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后期冗官现象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分别概括唐后期三次裁减官员的直接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后期改革不力带来的影响。
4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异彩纷呈。作者的自由个性与思想活跃反映在书法创作中,书法内容多为抄经之作,从王羲之的小楷作品《佛遗教经》到颜真卿《多宝塔碑》、柳公权《金刚经》碑展示的“颜筋柳骨”,楷书书体皆各领风骚、自成一派、极具个性。这一书法现象(     
A.体现南朝秀美和北朝雄健艺术创作风格的融合
B.反映书法创作与佛教传播相互影响的文化特征
C.促成雕版印刷术的兴起、佛教传播渐趋本土化
D.有助于统治者实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
2023-02-19更新 | 1198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按照罗马市民法的规定,外国人是没有任何权利的,为此外事裁判官在处理外国人与罗马人之间的案件时,创立了“拟制”方法,即先拟制该外国人属于罗马市民,然后再按照市民法的规定对其授予诉讼权,进而审理案件。这说明,“拟制”方法的创立(     
A.扩大了罗马的公民权B.强化了法律形式主义
C.反映了罗马法的成熟D.助推了万民法的产生
6 . 有学者认为,华夏王朝文明的开启就在二里头时代,二里头是最早的“中国”,“它在内部高度发展的同时,向四围发射出超越自然地理单元和文化屏障的强力冲击波。显然,更大范围的这种文化的远播,不是靠军事推进和暴力输出,而是凭借其软实力的巨大张力。”该学者意在说明(     
A.二里头时代是华夏文明的最早形成期B.中国王朝不借助于武力征服实现统一
C.“中国”是地域与文化结合的复合概念D.华夏文明明显优越于周边的其他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隋唐时期官营手工业系统严密,工匠分别从各州县征召或雇佣,加入匠籍,世袭不变,长役无酬。宋代官营手工业一般不再无偿征调民间服役工匠,大都采用一种介于征调和雇募之间的“差雇”制。这一变化表明(     
A.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B.统治政策调整推动社会进步
C.工匠的身份地位有一定的提高D.手工业经营方式变化
2022-09-25更新 | 783次组卷 | 13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道:“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2022-06-08更新 | 5905次组卷 | 45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154次组卷 | 55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2022-06-08更新 | 7051次组卷 | 89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