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2 道试题
1 . “哥伦布大交换”将玉米带到了非洲,将甘薯带到了东亚,将马和苹果带到了美洲,将大黄和桉树带到了欧洲,同时也带动了昆虫、细菌的流动,这些生物在进入它们之前从未涉足的领地以后,对新的领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表明(     
A.新航路的开辟对美洲而言弊大于利B.物种与生物的互动使生态更为平衡
C.跨区域大范围的全球联系初步建立D.世界范围的多元文明格局得到维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世纪末英国的“公共卫生专家”称曼彻斯特“比得上伦敦,而就穷人拥挤在令人作呕、黑暗潮湿、狭小不堪的住宅(这是繁殖疾病的非常肥沃的土壤)的稠密情况而言,曼彻斯特不幸也赶得上,甚至超过了伦敦。”由此可见,曼彻斯特有如此堪比伦敦的“地位”是因为(     
A.蒸汽机为动力的交通工具革新B.电力技术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
C.工业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占比高D.城市建设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63年西方崛起时的世界

材料二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世界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
(单位:10亿法郎)
1870
1880
1890
1900
24
36
49
68
45.5
68.8
94.2
118.2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围绕世界历史的形成,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4 . 神庙在苏美尔社会中的地位问题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热点。一些学者依据吉尔苏发现的泥板提出这个时期的城邦是“神庙国家”,认为各城邦的土地都属于神庙,其居民也附属于神庙。20世纪中叶,有学者对这一观点提出尖锐批评。他们指出,仅以一个地方的文献、一个时期的情况,就推断出整个早王朝时期的城邦状况是非常主观的,并以同样在吉尔苏发现的大量反映土地买卖情况的石碑证明,有许多土地是不属于神庙的。据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苏美尔的“神庙国家”说已彻底被推翻
B.对史料进行充分辨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前提
C.多重史料相互印证才能得出趋向客观的结论
D.只有在不断的历史争辩中才会发现历史真相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认为,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10世纪后期。其实9世纪时,意大利的一些和东方贸易有关的城市已然兴起。11世纪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西欧各地不断有新的城市出现。许多城市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者脱离农村与商人集居而成的。还有一些城市是由封建主、教会、国王主导建立的,他们希望得到货币,而获得货币的手段之一是向城市索取。

——摘编自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

材料二:中世纪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生长受到了封建势力的阻碍,它需要得到国王的保护以制止封建贵族对城市的骚扰和镇压发生在城市中的暴乱……为了保护这种(跨国贸易)经济活动,国王必须强化本国的秩序,负责修筑本国范围内的道路、桥梁……这些都要求国王必须采取措施集中其领土内的资源,以满足国际性物流所需要的条件……随着这种权力的增强,统治者据此把自己定位在了“公共福利”的维护者上。

——丛日云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写出城市赢得一定自治权的主要途径。
(2)根据材料二,扼要说明欧洲中世纪工商业、城市、专制王权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说出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强化对民族国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之所以把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是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日耳曼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撒克逊人等在西欧纷争不断,将之前建立在罗马帝国基础上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明毁于一旦。同时绝大多数的罗马知识分子随着帝国的消失而被消灭,欧洲历史进入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特别是在宗教神学的意识形态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背景下,欧洲的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发展都陷入停滞。

——阿德里安·阿姆斯特朗《不同画面的中世纪》

请简要评析阿德里安·阿姆斯特朗对中古西欧社会的论述。
2024-04-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年过六旬的康熙帝在谈话中抱怨说“诸臣视朕如驾车之马,纵至背疮足瘸,不能拽载,仍加鞭策,以为尔即踣毙,必有更换者。惟从旁笑视,竟无一人怜恤,俾其更换休息者。”下列史料与康熙观点一致的是(     
A.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
B.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
C.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D.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50次组卷 | 7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路德说,要相信上帝的恩典是白白地赐予信徒的,因为“圣灵是借上帝慈爱的一瞥,在人心中所燃烧起来的热情”。并提出,“我们不要做这些教皇党徒的弟子,而要做他们的教师和审判者”,“教会最初的意义乃是在世上一切基督徒的集会,其本质并不是有形的”,因为它的首脑是基督耶稣;只有国家才是唯一被承认的社会机构。

——摘编自雷雨田、刘兴仕《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意义》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和霍尔巴赫等人。他们强调理性,反对教皇和神学;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特权;提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社会契约”和“法治”,反对君权至上的“人治”。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摘编自刘明翰《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到法国大革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路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一句话指出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2024-03-22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选考)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非洲和美洲古代文明虽然独立发展,但它们都经历了农业的产生和发展,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化和统治阶级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等过程。这意在(     
A.强调文明发展的独立性B.表达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C.突出区域文明同源特征D.说明文明发展具有规律性
2024-03-04更新 | 1242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历史(选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