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20年,江苏如东考古发现长江下游罕见的唐宋寺庙遗存,填补了中国南方唐宋寺庙文化资料的空白。发掘清理出的文化遗迹和文物又佐证了日本高僧圆仁写下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张家港黄泗浦鉴真东渡点、上海青龙镇圆载归国点、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等遗产点,共同构成了江苏乃至中国海外贸易航线遗产群。此次考古发现
A.证实了南方地区是当时佛教文化中心B.扩充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资料
C.为中日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D.必须与历史文献印证才可证实真实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20世纪50年代,江苏丹徒县出土了一批西周铜器,其中的宜侯矢墓铭文记载了虞侯被改封到宜地之事。有学者认为周初淮河流域为徐戎、淮夷等族所阻隔,周人势力远未达到长江下游,丹徒一带不可能有周贵族在封。该论点被20世纪70—80年代出土于陕西陇县、宝鸡一带的国遗址及其器物所证实。据此有人进一步认为,太伯所奔之吴是矢国,也就是虞国。由此可得出(  )
A.历史认识与考古发现互相促进B.历史研究无法取得一致的认识
C.历史认识随时代进步趋于真实D.考古发现决定着历史研究水平
2023-01-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第一中学、昆山中学、昆山震川高级中学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巨大的苏德沼泽地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又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但考古发现,在今坦桑尼亚的一座陵墓中有原产于15世纪左右中国的瓷器,大津巴布韦遗址中出土了阿拉伯、波斯的各种器物。”下列选项中对以上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使欧洲侵入非洲时间较晚B.非洲内部的国家地区之间缺乏交往
C.非洲文明的发展环境并不孤立封闭D.古代中国与非洲之间往来缺乏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23年1月陕西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对这一考古发掘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初步厘清军阵排列规律B.明确武器的种类与配属
C.清楚了陶俑的制作程序D.展示秦朝军事实力强大
2023-04-13更新 | 898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五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丝绸的发现是2021年3月以来三星堆考古发掘最大的亮点之一。此次发掘现场专门设计建造了全封闭、恒温恒湿的发掘方舱,发掘人员全程身穿防护服进舱工作,尽量做到无菌化发掘。多学科实验室配置了一系列监测、检测与记录仪器,对出土器物进行现场观察、分析、信息提取和保护。三星堆考古说明(     
A.历史研究必须有考古依据方可采信B.蚕桑丝织技术最早出现在三星堆
C.现代科技手段大量运用于考古研究D.新冠疫情倒逼考古学的技术进步
2022-11-08更新 | 183次组卷 | 6卷引用:训练专项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6 . 以下考古成果与历史解释对应准确的是(     
考古成果历史解释
A四川西昌发现王莽时期的一处窖藏,出土铜锭4个和铸造货币的钱范5块汉代西南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B湖北荆州西汉墓出土“南郡簿”记载,南郡“免老”(对老人免征税役)人数共2966人,平均每县174人汉代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C敦煌出土的部分唐代借贷文书上有担保物和保人的记载唐朝时开始出现实物借贷
D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考古发现一批6—8世纪粟特(西域古政权)铸造的圆形方孔钱币,上有“开元通宝”等汉字丝绸之路推动中原文化传播
A.AB.BC.CD.D
2022-11-04更新 | 1010次组卷 | 2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中华文明的特性来看,中华文明虽然源头各异,但都起源于农耕文明。由于对待的生产对象很快从动物转向了植物,所以中华文明从骨子里少了一丝血腥,多了一份宽容,很少有文明霸权意识和侵略特性,中华文明无论是儒、道、释都不专横,都以宽容为特性,提倡“和而不同”。即使在把道家奉为正统,以老子为虚拟祖先的唐朝,儒家和佛教的发展也是迅速的。在中国现实中,往往一座山上既有道观,又有寺庙,还有孔庙,而且个个香火旺盛,无不干扰,而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许多文物经常具有两种甚至三种文化的特征:正是中华文明这种宽容的特性,使得它在对待外来文明时不会极度排斥,而是可以慢慢接受,与之共同相处。

——摘编自《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原因小论》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8 . 据考古发现,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和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即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形制也规整多样,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     
A.经济文明一体化发展B.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
C.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D.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
9 . 《史记》记载“(汉文帝)治霸……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这使得人们对霸陵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近年对“江村大墓”考古时发现,大墓布局呈现只能有皇室使用的“亞”字形,并出土了车府、中司空印等中央机构的印章以及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金银器。经一系列考古发掘确认,“江村大墓”即是汉文帝霸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历史出现了由多元向一体的发展趋势
②汉初尊奉黄老思想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③中司空、车府等官职都隶属于皇帝掌控的中朝
④考古发现为解决历史争议提供有力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8-16更新 | 925次组卷 | 1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湖北专用)0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考古发掘文物证实,宋代金银器流行文字铭刻,内容与唐代不同,纪年款识很少,而打印或錾刻店铺、产地、工匠名字增多。这一现象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B.产品主要供应贵族使用
C.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D.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