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历史上的革命】

材料   小明同学参加了以“历史上的革命”为主题的班级探究学习活动,他们搜集的材料目录如下:

名称时代影响
农业革命新石器时代(约10000年前)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畜牧业开始产生
商业革命15世纪以后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科学革命16至17世纪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光荣革命17世纪英国成为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工业革命18世纪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文学革命20世纪开始使用白话文,促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民族文化转型契机
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围绕“历史上的革命”,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历史兴趣小组以16世纪的中国进入共时性发展时期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从16世纪开始,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出现的显著变化是,从各个文明的独自发展演变到全球步调一致的共振期,即“共时性发展”时期。

——摘编自[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自正德以来太仓银库的收入总数,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正德初年149万两,嘉靖十一年(1532年)243万两,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295.7116 万两,万历五年(1577年)435.94万两。万历之前,江南实行的“征一法”,江西的“鼠尾册”,东南出现的“十段锦 法”,浙江、广东出现的“均平银”,福建出现的“纲银法”,都具有徭役折银句田亩转移的内容。张居正在万历六年(1578年)下令清丈全国土地。请查溢额脱漏,国家掌握的田亩数 达7013976顷,此弘治时征税田额增多了300万顷。在这个基础上,于万历九年(1581年)采用一条鞭法,作为全国通行的制度。

——摘编自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等

(1)从共时性发展的视角分析说明一条鞭法实施的原因。
(2)若进一步探究16世纪的中国进入共时性发展时期,你认为还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材料,请举例说明,并说明理由。
2024-04-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3 . 某历史兴趣小组针对某一历史事件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搜集、整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整理

材料二   下图为19世纪初英国的一幅漫画:科学家法拉第捏住鼻息,神情无奈地递给“泰晤士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河水中漂浮着各种牲畜的尸体。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兴趣小组正在研究哪一历史事件,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2)材料二是从什么角度拓展我们对这一事件的认识?这类材料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若要全面研究这一事件的影响,你认为还可以补充哪方面的材料?请举一例并作出简要说明。
2024-04-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滨州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阶段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三则材料


——摘编自彭雨新《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1981

材料二   当代学术界认为宋朝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有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

材料三   宋王朝建国的特殊性,使宋太祖为了避免五代以来的教训进行了比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约机制的设计相当完备。设官分职,达到了相互维系、相互牵制的功能,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约机制产生的背景》


(1)根据材料一,指出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课题。进行该课题研究时应优先选择哪则材料?分别就材料中的三则史料说明理由。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史实指出宋代在信息革命、金融革命、商业革命“方面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2020-11-2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某班级同学以近现代广东地区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

主题一首开风气,飙转豹变

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移民海外谋生的热潮。由于海外贸易扩展和大量移民海外,珠三角把中国传统的海洋文化发展到了极致。在移植西方工业近代化方面,珠三角人的业绩尤为卓著。……华侨陈启沅,于1872年回到家乡南海县简村,次年创办继昌隆缫丝厂。近代化的机器缫丝厂一经出现,“各处闻风兴起,纷向南海、顺德产蚕地方竞相设立”机器缫丝厂。到20世纪2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机器缫丝厂已增达200家。又如美国侨商陈宜禧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回台山。自己筹款,自己设计,修筑新宁铁路。华侨还在能源、工矿以及银行、百货公司等方面,建立起近代企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东沿海地区经济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主题二改革开放,敢为人先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三改革开放之前,广州地位并不显著,更多的是充当特殊年代的“战争前线”,不属于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甚至比不上武汉等城市。举个例子,当年许多在武汉读书的大学生,毕业都不想分配到广州,被分配过来死活都想办法回武汉。……未来,广州肯定能够超越上海,成为影响整个东南亚的中心城市。

——周永章(中山大学教授)


(2)同学们提议以“改革开放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主要内容写一篇文章,请你仿照示例,列出写作题目,并说明写作要点。
示例:题目:乡村巨变——农村改革。要点:克服平均主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旧体制(人民公社),促进经济发展。
2018-10-0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围绕“宗教改革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下列观点,其中符合宗教改革的是
①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②信徒皆为祭司
③用理性的武器扫荡一切权威       ④回到《圣经》来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项目化学习,有一组同学确定了“马列主义”的主题,整理出四条史料,这些材料符合事实的有:(     
①“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②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③在《资本论》中,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
④列宁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观点
A.1条B.2条C.3条D.4条
9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明清时期的如下信息。综合上述材料,该同学所研究的主题是(     
资料来源内容
吕梁宋氏家族墓墓主人宋伦、宋虎生前均担任过乡间“老人”一职
《教民榜文》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
某学者观点老人并非正式官吏却也可直接将地方官员不良行为面奏朝廷
A.优抚政策B.基层治理C.律令儒家化D.户籍制度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主题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相关的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文明因交流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仲音
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

——习近平


材料
作为鲜卑族政权,拓跋宏大力推行汉化改革,移风易俗,为了更好的学习汉人文化,他将首都从平城迁至洛阳,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军事上向南发动对南朝梁国的战争,大力开疆拓土。最终鲜卑族融入华夏文明圈,长期战乱的中原大地再次焕发生机,而孝文帝的改革比彼得足足早了一千多年。由于其改革极大推动华夏文明发展,所以孝文帝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家之一。

——摘编自百度文库

鸦片战争前,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已经经历了两千年的封建文明史,它的文化曾经一度辉煌,对周边邻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具有不言而喻的优越感。
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关闭的大门,使中国看到了自己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开始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学习西方的行动。西方列强通过战争强行打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西方文化也通过战争、暴力和对中国的掠夺强行向中国输入”引发了之后半个世纪中西文化的激烈冲突。                                                                      

——摘编自百度文库

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摘编自1 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一次接见外宾时的谈话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文明的碰撞,有的同学看到了文明的融合,有的同学看到了二者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