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在美国举行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签字仪式。之后,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共同防御援助法》,该法案确定了美国对北约的军事援助和销售政策,与马歇尔计划共同组成了美对欧政策的两个轮子,为欧洲提供安全保障。1949年1月29日,苏联发布了关于对北大西洋公约的声明,谴责北约实质是为了准备发动新的战争,镇压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解放革命和工人运动而成立起来的。沃伊泰克·马斯特尼认为,1955年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之后,苏联用尽外交和其他手段也没有转变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事实。1955年5月14日,苏联与波兰、匈牙利等八国在华沙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同北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势。美国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世界范围内的不安全环境反而推动了美国资本的全球化,在原子弹的约束下,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两极对立格局。

——摘编自胡亚航《论美国资本全球化对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知识,任意选取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国际法,始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止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揭开了近代国际法的序幕。近代国际法主要适用于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法长期是以“欧洲中心主义”为主导思想的。广大的殖民地、附属国被视为所谓“非文明或半文明国家”,被排斥于国际法的适用范围之外。到19世纪,近代国际法有了长足的发展,国际条约大量增多,且以通商、航海、领事、引渡、货币、邮电、交通、渔业和版权等事项为其主要内容。瑞士人杜南特最先倡导了战争的人道主义化运动。1864年,12个国家签署了《改善陆军伤员境遇公约》(又称《日内瓦公约》)。此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两次海牙和会对战争法的规范化和改进,都做出了重要的努力。到19世纪,国际仲裁的实践突飞猛进,国际仲裁制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世纪下半叶以来,特别是在交通、通信、经济、卫生、科技等一定的专门行政事务领域内。

根据条约而设立的一种国际机构,称为国际行政联盟。

——杨泽伟《国际法发展的历史分期》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国际法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际法的影响。
2024-02-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校友好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七十六届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次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该战争(       
A.缘于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需要
B.标志“自强”“求富”的新政运动失败
C.严重冲击清政府统治的合法性正当性
D.为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提供有利条件
4 . 唐朝前期,统治者多次规范官员奏事的层级、程序和功能,注重皇帝与宰相及官僚机构之间的分工,皇帝原则上只处理军国大事或现行法律规章所无法涵盖的问题。这些举措(       
A.反映了中枢机构的调整
B.降低了君主专制的程度
C.避免了朝廷决策的失误
D.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
5 . 2023年9月,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杭州召开,科技智能出现在亚运会比赛的每个环节。赛事核心系统上云、数字火炬手、自动驾驶巴士、裸眼3DAR数字穹顶、“8KAVS3+双Vivid”超高清转播技术等科技的运用,加强了普通人的互动感和参与感。这说明(     
A.人工智能推动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改变
B.科技成果的应用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
C.中国的现代科技智能水平世界领先
D.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整体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7年1月,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国民党的政治影响主要局限在城市中上层,而乡村地区由于共产党的深入工作,其影响力正逐步扩大。如果不及时调整策略,国民党可能会在广大农村失去支持。“由此可知,当时(     
A.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不断发展壮大B.国民党开始注重农民运动
C.国民党的政策受到城市居民欢迎D.国共合作存在分裂的隐患
2023·四川乐山·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32年7月至1933年初,中央苏区发行了5种面额的纸币,以及一定数量的银币、银洋作为通行的国币,同时严厉打击埋藏现金和私运现金出口等行为。苏区还设立收买金银处,大量收集金银。上述举措(       
A.遏制了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B.旨在应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C.适应了国共合作抗日的需要D.有助于打破苏区的经济困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统计,1949年私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额较前一年增加了51.6%,1951年,民族资产阶级获纯收益是1950年的3倍。周恩来也说:“新中国建立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比那三个朝代得利还多,多数资产阶级分子觉得在新政权下有利可图”。这表明当时(     
A.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得到拥护B.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初见成效
C.新中国对民族资本家妥协退让D.改造民族资本主义时机成熟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为了支持代价高吊的战争,提高了关税税率。1862年和1864年,国会先后两次提高关税税卑,彻底扭转了自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关税税率下降趋势。1861年时美国的关税免除条目上列有182种商品,到1862年下降到99种,而到战争结束时,除了国内制造业所必需的原材料之外,几乎所有商品都被征收关税。南北战争的最后一年,关税税率被升至平均47%,海关收入则从1861年的3960万英元上升至1864年的1.023亿美元。这两次关税税率上调虽然很大程度上源于战争的资金需要,但在恢复和平后,保护和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的意识形态开始在政府内外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各种临时性的国内税收被迅速取消,但关税税率不仅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反而继续攀高,保护主义政策逐渐被制度化。

——摘编自贾根良《美国学派与美国19世纪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材料二   如表为18701897年美国进口商品平均关税税率统计表。

年份进口商品的平均关机税率
1870一187244.2%
1873-188342.3%
1884-189045.3%
1891-189448.9%
1895-189742.6%

——贾根良《美国学派与美国19世纪内需主导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所体现出的政策倾向,并对其成因作出合理的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美国关税政策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戊戌政变后,与康有为、梁启超联系紧密的张荫桓被捕入狱,押解戍边途中路经直隶省城保定,观者万数,咸呼日:“此老如此形容,富贵已极,犹不知足,尚妄思作皇帝耶?何如杀却,岂不省事?”这反映出(     
A.维新思想已触及封建专制制度B.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形成
C.新旧阵营的斗争渗透民间社会D.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