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55 道试题
1 . 2015年以来,欧洲经历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难民危机及难民涌入导致的工作竞争,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情绪有增无减。这种状况被称为欧洲的“再边境化”,该现象表明欧洲(       
A.一体化进程遭遇到严重挫折B.难民问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D.反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
2024-04-10更新 | 640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候,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     
A.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B.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征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D.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024-03-22更新 | 272次组卷 | 7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关于唐代法律案件的相关记载。这说明唐朝(       
(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是亵于礼,以哭止乐,斯慰所怀。诉词既款服终,言讼请依科断《开元判集》【伯2593号】《朝祥暮歌判》
柳公绰,长庆中为刑部尚书,京兆人有姑以小过鞭其妇至死,府上其狱,郎中窦某断以偿死,公绰曰:“尊殴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册府元龟》
绛州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以砖击杀之⋯⋯(唐太宗)嘉其孝烈,特令免罪《旧唐书·烈女传》
A.统治者遵循明德慎刑的原则B.司法呈现礼法结合的特点
C.国家专注儒学的教化功能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重要标准
2024-02-01更新 | 133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集团所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指出:“如要求尽量运用农业资金以从事工业建设,这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不仅是与农民在政治上的破裂,而且也是破坏工业本身的原料基地,破坏其国内市场,破坏输出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平衡。”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对工业从农村吸收资金有所限定B.利用商品价值规律进行工业建设
C.确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重点D.积极调整国民经济严重失衡局面
2024-01-26更新 | 15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一后,见于记载的相应官员有丞相隗林、丞相王绾、左丞相李斯、右丞相冯去疾等。丞相是朝廷首席文官,总理全国政务。太尉原称尉、国尉,是朝廷首席武官,是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地位略次于丞相,是负责监察的大臣,位列上卿。“三公”之下又有“九卿”,分工管理不同的政务部门。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

材料二   隋时,三省的职掌尚没有明确的划分。直到太宗时,始告确定。以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查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但因权力的彻底分化……太宗为补救这个流弊,因而设“政事堂”,作为三省首长联席议政的机关。最初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后来移到中书省,改称为“中书门下”。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款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设立“政事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政体是什么?其目的何在?
6 . 用历史的慧眼,观世界格局之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第一帝国开拓了广阔的市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利润,但在美国革命中解体了,这是对英国殖民体系的重大打击。恰在此时,工业革命在英国已开始起步。工业革命的几十年间,既是英国确立全球经济霸权的时期,同时也是英国在自由主义指导下重建帝国的时期。这一时期帝国重建的主旨之一,是将自由贸易强加于世界,从而保证英国对世界贸易的控制。为实现这一目标,“炮舰外交”必不可少。

1815年,英国第二帝国出现了,殖民地数量也随之增加。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稳居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与此同时,由于“光荣革命”的遗产渐次落伍,英国人以和平、渐进的方式变革了自己的政治制度。但英国在它最强盛的时候就隐藏着严重的问题,1870年后就开始从绝对领先的地位上跌落下来。

——摘编自齐世荣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军事冲突,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19191月,一战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建立起世界新秩序——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为了维护主要战胜国的利益,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尤其是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法国陆军元帅福煦在听到和约内容后就作出了神奇的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休战。”结果不到20年,凡尔赛体系就在大萧条和纳粹党崛起的轮番冲击下摇摇欲坠,最终在德国闪击波兰的战斗中土崩瓦解。

——摘自范主《时间的战争:五百年钟表博弈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20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大部分时间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度过。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要是在二战后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度基础上建立的。而后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为继并最终瓦解,但三大制度支柱依旧留存下来,关贸总协定后来发展为世界贸易组织,与其他两大国际经济制度一起为当今世界经济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制度规范与保障。

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而传统发达国家经济地位相对衰落,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改革在所难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根据材料已,概括19世纪中叶前后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列举19世纪50年代英国维护其“绝对领先的地位”的重要事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格局”划时代的改变,简析导致凡尔赛体系仅20年就“土崩瓦解”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写出现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三大制度支柱”。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共同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合理性。
2024-01-24更新 | 1143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秦朝考核官员重视“五善”,即忠、廉、慎、善、谦。西汉时,地方官通过“上计”向中央汇报的主要内容则为“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据此可推知秦汉时期(     
A.治国理念杂糅儒家思想B.官员选拔更注重实际执政能力
C.时代需求影响考核标准D.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逐渐增强
8 . 【创新与社会】

以下是国家创新系统三类要素(主题要素、功能要素、环境要素)联动关系示意图


——殷登祥、【英】R.威廉姆斯等主编:《技术的社会形成》


经济增长有赖于经济体的社会和政治适应能力。在新世界里,自由市场、企业家精神和旨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国际协作驱动着技术持续进步。在对上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合理、明确;阐述有史实依据,表述清晰)
9 . 学者们研究认为,经济全球化会在商品、资金和劳动力流动的过程中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产生两方面的影响,即“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进而影响社会的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下图是学者们绘制的“全球化、经济基础与思想谱系的逻辑关系与动态演化图”。由此可以深刻认识到(     
A.推进全球化应建立更公正的国际秩序
B.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决定全球化程度
C.发达国家对全球化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D.全球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波峰、波谷反映一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的幅度,通过综合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经济周期的波峰、波谷、落差可以明显看出经济波动的剧烈与平缓状况。总的来说,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比以前更加温和,有的学者称之为“被烫过了的曲线”(如图),其主要原因是(     
A.凯恩斯主义在美国发挥作用B.美国国际金融的主导地位
C.二战使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D.新的货币贸易体系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