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5 道试题
1 . 一五计划时期苏联经济快速发展,但一五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下表为苏联1928-1932年一五计划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项目棉布毛呢砂糖
完成情况86%56%62%59%34%32%
按“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表格数据能说明的是(     
A.苏联国家建设的急切心态B.苏联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
C.经济危机冲击了苏联建设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4-02-23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热搜题 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由如表数据可知(     
中国近代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农户数统计(1837年,1894年)
1837年1894年
产量(万市亩)260.5468.17
种植面积(万亩)521936.36
茶农户数(万户)130.25234.09
茶农人口(万人)651.351170.45
A.茶业在世界市场占据优势B.茶业生产仍是传统模式
C.茶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D.自然经济形态逐渐解体
3 . 下图示意1978—2019年我国乡村非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变化趋势,这反映出我国(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20)
A.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B.劳动力结构不断优化
C.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D.城乡经济发展趋于均衡
2023-11-05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话题03 人口结构与人口迁徙-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1978年我国不同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变化趋势

地区

1952

1957

1965

1970

1978

东北地区

20.65%

20.89%

21.03%

19.20%

16.24%

东部地区

54.16%

50.07%

47.84%

48.31%

49.15%

西部地区

11.78%

15.16%

15.35%

15.70%

16.87%

中部地区

13.41%

13.88%

15.79%

16.79%

17.74%

——数据来源:《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提取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3-08更新 | 259次组卷 | 6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自拟论题类开放式小论文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统计的国家之一。西周已有公开的人口调查,还有专司人口统计的官吏。春秋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统治阶级建立了严格登记户籍的“书社制度”、呈报户口及税收的“上计制度”,加强了人口管理。唐朝政治家杜佑认为治国理政需要掌握详细的人口数字,曾尝试多种方法统计人口,如根据食盐消费量估算进行。明朝建立后,在全国推行“户贴制度”,制定了统一的填写要求和规定,其调查项目之完备,在当时世界上实属罕见。

——摘编自董友涛《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史叙略》

材料二   1908年《预备立宪公会公报》介绍并讨论了日本东京的人口调查。1909年,清政府发布“宪政编查馆奏定统计表总例”,并公布民政和财政统计表式的详细解说。各地调查登记户口时,须核查登记外国人口、教民人口和每户的壮丁、学龄儿童。在此过程中,地方自治区域调查亦同时进行。

——摘编自李章鹏《清末中国的近代人口调查》

材料三   2020年,我国组织实施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前六次相比,“七普”全面引入电子化方式进行登记,利用互联网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上传,还利用部门行政记录数据对普查进行核验比对。“七普”为了解全国人口状况和发展趋势提供了详细的分年龄人口信息,也为人口领域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摘编自张现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数据准确性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相比,清末人口统计的目的有何不同,并分析产生这些不同的时代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战略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东汉官吏诈病现象是东汉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诈病期间官吏们拥有一种“病人”身份,在行政程序上他们能够合理地拒绝进入或退出官僚队伍。如表是有记录的东汉“诈病官员”人数统计,表格数据体现了(     
时期“诈病官员”人数任职区域“诈病官员”人数
东汉前期(光武至和帝)30地方44
东汉后期(殇帝至献帝)91中央84
(注:部分官员任中央官与地方官期间均出现诈病现象)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统治者清除政治的异己势力
C.儒家学者的消极避世D.黄老之学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7 .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20年新兴市场30国(E30)的 GDP为29.08万亿美元,占世界GDP 总量的34.33%。还有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GDP占全球总量已经从1980年的24.3%增加至2020年的40.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这表明,当前(     
A.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B.世界经济一体化加强
C.国际经济秩序变革持续加速D.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
2023-12-05更新 | 306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福建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8 . 2022年世界部分国家GDP总值及产业结构占GDP总值的百分比统计(单位:万亿美元。数据来源,世界银行),表中统计数据能反映出当今世界(     
国家GDP总值第一产业总值;占比第二产业总值;占比第三产业总值;占比
美国250.20;不到1%4.8;不到19%20.0;占80%
中国181.3;占7%7.2;占40%9.5;占53%
日本4.230.2;占5%0.83;占20%3.2;占75%
俄罗斯2.240.45;占20%约1.57;占70%约0.22;占10%
A.美俄依然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超级大国
B.美日经济脱实向虚已走向衰落
C.中国经济产业结构领先世界引领人类发展
D.俄罗斯有扎实的实体经济支撑
2023-10-08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周年热点14 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80周年-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周年热点追踪分析与预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大批欧洲和非洲人口涌入美洲,使美洲单一的蒙古人种的印第安人居住区成为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根据官方统计,1509—1550年,15480人离开西班牙前往美洲。到17世纪末,达到40万~50万。最初移居到美洲的西班牙人中,妇女很少,所以,西班牙男性和印第安妇女的同居和通婚现象十分常见。“在1514年,伊斯帕尼奥拉岛上的684名西班牙人中,就有64名娶了印第安妇女为妻”。在庞巴尔时期(1750—1777年),为了尽快同化印第安人,他颁布了法令,“规定任何与印第安人结婚的葡萄牙人将获得优先的晋升机会”。结果,在美洲出现了一个新的人种——梅斯蒂佐人。

——摘编自王学玢《浅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移民的增长极为迅速。1965年,全球国际移民只有750万人,1990年增至1.54亿,2000年增至1.75亿,2005年增至1.95亿,2010年增至2.14亿。数据显示,2013年,按地区发展水平划分,近59%的移民居住在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的国际移民占世界移民总数的41%。2013年,居住在北方①的1.36亿国际移民中,8200万(60%)来自于发展中国家,5400万(40%)出生于北方。

(注:①是指出于统计需要被划分为“发达”类别的国家或地区。)

——摘编自张秀明、密素敏《国际移民的最新发展及其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国际向美洲移民对美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移民的特点及原因。
10 . 官员选拔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方式各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宋科举考试概况

朝代

录取数据

状元人数(据载)

唐朝

开科268次,据不完全统计进士
10000人左右,明经诸科统计
20619
有姓氏可考状元155人;有籍贯可 70人,南方19人,北方51

宋朝

北宋

开科81次,录取进士51660人, 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71人;有籍贯可考 状元64人,南方29人,北方35

南宋

开科49次,录取进士45640人, 经考证,还有漏榜有姓氏可考状元49人;有籍贯可考 状元37人,南方37人,北方0

——据林白、朱梅苏等《中国科举史话》整理

材料二: 19288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由考试院执掌选拔任用官员的一系列考试制度。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在这十年中国的时局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政府有较多的精力来推进公务员制度。由于科举制的废除导致官吏选拔制度的缺失,广大的知识分子对重新建立官吏制度有强烈的要求。英国是最早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正是建立在借鉴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然而,虽然国民政府的公务员理论体系较为完善,但其制度在 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诸多的缺陷。

——摘编自王宇眉《浅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材料三: 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曾创造了许多世界选举史上闻所未闻的投票选举办法……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干部选任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1982年,党中央首次提出干部考试录用的要求;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发布,则标志着党政机关干部凡进必考录用制度的初步建立。当前,完善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面临着一些全新条件。社会公共政治生活与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多方面举措辩证结合,构成了推动中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发展的 强大动力。

——萧曙《发展中的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指出其变化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思想和制度基础,并指出其制度存在的“诸多缺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述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的选举方法及其影响。运用唯物史观,阐述改革开放后完善中国干部选任制度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