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001800年世界十大城市的变迁(根据当时估算人口排序)

年份世界十大城市
1600君士坦丁堡、北京、巴黎、东京、大阪、伦敦、杭州、京都、艾哈迈达巴德(印度)、伊斯法罕(伊朗)
1700北京、伦敦、东京、君士坦丁堡、巴黎、广州、大阪、京都、杭州、那不勒斯
1800伦敦、纽约、巴黎、柏林、东京、芝加哥、维也纳、圣彼得堡、曼彻斯特、费城

——摘编自【美】钱德勒《三千年来的城市发展》等

材料二   15001900年欧洲的城市化率

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率
15001600170018001900
法国4.2%5.9%9.2%8.8%25.9%
德国3.2%4.1%4.8%5.5%28.2%
意大利14.9%16.8%14.7%18.3%21.2%
英格兰和威尔士3.1%5.8%13.3%20.3%61.9%
西班牙6.1%11.4%9.0%11.1%26.8%
全西欧6.1%7.8%9.9%10.6%31.3%

备注:数据为居民在万人以上的城市人口占本国(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

——摘编自刘景华《工业化以来西欧的“乡村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00—1800年世界十大城市中,中国城市所占席位最终减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中某一国家或地区,对其城市化率的情况进行分析。
2024-05-15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4 材料分析题汇编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对护国战争的法律辩护词

①前大总统袁世凯,久蓄逆……法律解决之道既穷,我国民乃不得不诉诸政治手段,故有今次兴师致讨之举。
②法者,上下所共信守,而复能相维于不敞者也。法令一失效力,则民无所措手足。而政府之威信亦隳,愿大总统常以法自绳,毋导吏民以舞文之路。”
③袁氏图帝不成,乃欲更保总统,反覆无……按诸现行约法刑律及各种法令,其为犯革命内乱之罪毫无疑义。

——摘编自蔡双全《梁启超对护国战争的法律辩护》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史事演进逻辑将梁启超法律辩护词进行排序,并说明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法律辩护的意义。
2024-01-25更新 | 1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报道,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下列联合国为难民做出的努力,依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成立联合国难民署②确定“世界难民日”③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④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A.①③④②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卡片摘录了近代以来一些时段上海道路的命名情况:


       ——摘编自刘云耕主编《上海市路名大全》


结合所学知识,将卡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依据至少2张卡片的内容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论述。(要求:写出卡片排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4-21更新 | 431次组卷 | 4卷引用: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主观题专练50题)-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以下变法思想按朝代排序正确的是(     
①“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
②“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③“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④“民有所犯,依法而断。”“法既豫定,民皆先知。”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①②D.②③①④
2022-08-16更新 | 503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北京专用)
6 . 将下列内容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尼赫鲁认为:“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一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正统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社会主义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②丘吉尔表示,他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
③二战时期,在英国驱使下,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导致该地区中部土壤退化。
④在夕阳残照下,最后一批英军降下了英国国旗,撤离了占领长达74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区。
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
2023-07-10更新 | 2558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2022-07-14更新 | 6814次组卷 | 60卷引用:2022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8 . 1879年,上海点石斋印书局出版发行汉英词典——马礼逊《五车韵府》,开本再缩小,两册合并一册,价格更便宜,流行更广。到20世纪初,《五车韵府》一版再版,还将旧版按汉字的罗马字拼音首字母排序改为按汉字部首排列。《五车韵府》在中国的流行主要缘于(     
A.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推动B.列强对华文化渗透增强
C.天朝上国思想已被摒弃D.崇洋媚外之风日渐盛行
2022-11-13更新 | 458次组卷 | 12卷引用:选择题专练第28题晚清时期-备战高考历史按题号专项限时强化训练(全国卷·新教材)
9 . 《南京条约》中文原件中,始终把中方人员排在第一位,例如序言中写道:“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这与参照国际通行惯例的英文原件中的排序是正好相反的。中文原件的这种书写方式说明
A.清朝未能正视自身在世界的地位B.前线官员有意瞒上以减轻追责
C.中西长期隔绝影响语言文化交流D.清廷具有浓厚的维护主权意识
2022-05-30更新 | 387次组卷 | 3卷引用:周年热点专题03《虎门条约》签订180周年和《天津条约》签订165周年-备战高考历史复习之周年热点链接演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初至中期,朝廷重臣多国子监、太学毕业,并以进士及第而入仕为荣。唐后期,“国家之仕进者,必举于州县,然后升于礼部吏部”,再也没有“或太学高第,或诸州进士”的排序了。这反映了
A.官员文化素质降低B.人才选拔方式调整
C.考试舞弊行为杜绝D.科考选才范围扩大
2022-05-19更新 | 454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4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