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5 道试题
1 . 近代中国,华北的区域空间结构和城市体系,逐渐由北京、济南等主导向天津、青岛等主导的体系嬗替,形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北方经济区和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经济区。这一变化是因为(     
A.农民运动的影响B.通商口岸的开放C.晚清自救的变革D.区域中心的转移
2024-05-0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二次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3年,陶行知与朱经农共同编写了《平民千字课》,作为推行平民教育的教材。教材共有三套,课程主要内容是识字。部分内容如下:

第一课读书第二课报名第三课平等
我也来
你也来
他也来
农人 工人 商人
大家来
来读书
我来报名
我姓万
名多识
今年十五岁
住在万家村
你是人
我是人
不分贫与富
不分卑与尊
同是中国人
人人该平等
第五课   读书好第六课   工读第七课   自立
读书好   读书好
读书不分老和小
你读书   我读书
大家读书要趁早
会写信 会记账 会看报
知识才能思想也都好
你读书   我读书
大家读书知识高
你作工   我作工
大家努力生产丰
又工作   又读书
每天作完工   读书一点钟
依赖人的人
不算是好汉
我自己的事
应当自己干
流自己的汗
吃自己的饭

——摘编自刘学英《浅析晏阳初平民千字课》

材料二 1989年美国学者福山在《历史的终结》中认为:“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人类政治历史发展已经到达终点,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在2014年的专著《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中说道:“政治的发展永远是进行时,每种制度都需要演变,因为世界变化很快,国内国际形势都如此。政治体制也需要演变。因此我不会对中国或美国做关于未来的预测。”

——摘编自[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等

材料三 人类是一个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面对战与和、乱与治、分与合、危与安等重大抉择,各国唯有从人类命运与共的前提出发,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的价值内涵,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平等互鉴、携手共进,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

——摘编自曲柏华《促进世界文明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平民千字课》的特点并简析其时代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山观点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代公民教育的认识。
2023-09-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前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乡村社会的领袖,乡绅、族长等精英一直扮演着传统国家和民众沟通桥梁的作用。但由于20世纪初的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政外交危机中,乡村精英无法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原有的功能。在这种条件下,乡村社会的权力真空便需要新的社会群体来填补。这种社会群体既要有足够的能力完成国家汲取资源的任务,又不能在乎自己的社会名声,甚至要不惜与乡村社会的利益对立。为此,乡村社会的狠人、恶人、地痞等社会群体便趁机登上了乡村治理的舞台,成为国家在基层的代理人。

——摘编自郭亮《家国关系:理解近代以来中国基层治理变迁的一个视角》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推动开展“造村运动”。日本不同地区的农村基本状况差异较大,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农业资源、文化资源以及经济状况发展特色农产品。对初级农产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后用途多样化,还能够有效提高农户收入,较好地满足市场对于不同农产品的需求。日本还建立了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协”,形成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农协”和村行政自治组织并行的乡村二元治理结构。此外,为提高乡村治理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政府相继颁布《农村、山村、渔村通电促进法》(1952),《町村合并推进法》(1953)等法律,主要针对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以增加日本乡村生活的活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完善乡村的行政治理体制等。

——摘编自李金锴、高鸣《乡村治理何以有效?——国外典型实践模式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乡村社会权力群体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总结日本的乡村治理经验。
2024-02-2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近代欧洲战争赔款模式分两个时段:1618~1800年以获得经济补偿为目的,赔款主要由战败国王室承担,多为真金白银;1800~1918年战胜国将巨额赔款作为政治制裁手段,形式包括物质抵押、领土让与、贸易开放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A.欧洲国际关系趋于紧张B.国际协调机制日渐合理
C.政府对经济控制力减弱D.战争赔款维护国家利益
5 . 下表为两汉以来粮食亩产量相对指数变化表(注:“+”“一”为后一朝代比前一朝代增减情况,单位:%)。据此可推知,两宋时期(     

A.农业经济的衰退B.传统耕作方式急需转型
C.商税为主要财源D.国家政局影响农业发展
2024-05-05更新 | 12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4月份大联考(三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史载,清朝“合计洋关岁征各税,咸丰末年,只四百九十余万”。下图反映的是同治年间洋(货)关税收入变化情况,这一时期洋税收入说明(     
A.中国的贸易主权被破坏殆尽B.洋税成为清政府财政的主要税源
C.洋务运动抵制了西方经济扩张D.中国沦为西方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2023-08-30更新 | 28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全国卷高考历史押题卷(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孙中山强调,“所谓以党治国,……是要本党的主义实行,全国人都遵守本党的主义,中国然后才可以治”。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指出:“举凡一切政治上具体之方案与政策,均可由中央政治会议之发动,正式交付与政府。”这一变化表明国民党(     
A.照搬了西方的议会民主B.积极践行建国纲领
C.加快了训政向宪政过渡D.追求一党专制独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563年,英国政府颁布《劳工法令》,对劳资关系进行家长式管控。19世纪上半叶,政府鼓励劳资双方以自由契约来确定雇佣条件,以协商、谈判方式自行化解冲突,促进了调解与仲裁制的兴起。这一调整源于(     
A.启蒙思想的影响B.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化
C.劳资关系的改善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明朝嘉靖以前唱的主要是北曲,嘉靖以后南曲流行,且多为爱情主题;戏曲行业出现了女戏(女性表演者)。元朝时戏曲作者几乎都是社会下层的人,而明朝时大部分是举人、进士,甚至有高级官员。以上变化可以佐证明朝后期(     
A.社会逐渐接受市民审美情趣B.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C.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等级秩序D.程朱理学受到严重冲击
2023-08-29更新 | 1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辽宁省高考历史押题卷(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现代化的四层含义

一种变迁工业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的一种工业变迁,是18世纪以来的一种现代工业变迁,它包括工业行为、工业结构、工业经济、工业技术、工业制度、工业观念、企业组织和企业管理的合理变化等
一个过程工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过程,1821世纪,工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大阶段,即第一次工业现代化(工业化)和第二次工业现代化(非工业化)
一种转型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工业转型,包括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从现代工业向智慧工业的转型
一种竞争工业现代化是一种国际竞争,包括18世纪以来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工业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化。工业现代化既发生在现代化的先行国家,也发生在后进国家,国际工业互动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

——摘编自刘雷等《1700年以来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历史与经验》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8世纪以来世界工业现代化含义的阐释。据此选择工业现代化含义的一个角度或补充新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8-28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