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近代前期上海地区的社会流行语汇。

类别社会流行语汇
商行文化鞠躬、英蚨、领事厅、买办、十里洋场、酒楼、影院等
饮食习惯番菜、洋餐、自来水等
服饰爱斯头、高丽布、旗装、香水、一字襟坎肩等
用品用具自由车、洋车、轮船、自鸣钟、电线、电报、德律风(电话)等
娱乐活动马戏、影戏、赛车、赛马、跑狗等

——摘编自陶垠霖《近代上海竹枝词民俗语汇及社会流行语汇研究》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马克思说:“宗教改革给诸侯带来很大的好处,每个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取得主教的权利。德国的梦想破灭了,‘德意志民族’和‘德意志国家’成为两回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德国的统一道路障碍重重B.宗教自由是国家统一的前提
C.现实国情决定了宗教形态D.德国宗教改革背离世界潮流
2024-03-22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月考(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汉武帝时期部分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事迹

重要活动资料来源
汉武帝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史记·大宛列传》

李广利(汉武帝时大将)伐大宛时,“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厖宛城中新得秦(汉)人,知穿井”。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使外国,得胡豆”。《齐民要术》


“孝武(汉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西域传》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挪威剧作家易卜生(1828—1906)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创作于1879年,这个时期欧洲国家大都完成向资本主义的转变,社会问题也逐渐暴露,给予戏剧家创作丰富的原始材料。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娜拉为给丈夫海尔茂治病,瞒着丈夫伪造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无意犯了伪造字据罪。多年后,海尔茂升职经理,开除了柯洛克斯泰,后者拿字据要挟娜拉,海尔茂知情后勃然大怒,大骂娜拉,说自己的前程全被她毁了,而当危机解除后,又立刻恢复了对妻子的甜言蜜语,娜拉认清了自己在家庭中“玩偶”般从属于丈夫的地位,最终断然出走。

——摘编自卢暖《戏剧先贤易卜生》

材料二:易卜生的戏剧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阶段传播概况
1915-1927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六期出版“易卜生专号”,胡适和北大学生领袖们翻译并全面介绍了易卜生。
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演讲时,第一次提出“娜拉走后怎么办”的命题的思考。
1928-1937针对“娜拉走后怎么办”的命题的思考,不少男女青年离家出走寻找新的空间和探索个人解放的道路。
1937-19451940年戏剧家周贻白出版戏剧《女性的解放》,在结尾明确指出:中国女性要想求解放,只有投身到民族救亡的洪流中去。

——据许由、周梦遐《解读经典:百年回眸易卜生》整理

(1)据材料一,概括易卜生作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易卜生作品理解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易卜生的作品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5 . 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早在汉代就出现了《神农本草经》,南朝陶弘景在此基础上撰著了《本草经集注》

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苏敬等官员建言朝廷重修本草,以改变当时药物名实混淆、记述不全的状况,获朝廷批准。在编修过程中“普颁天下,营求药物,羽毛鳞介,无远不臻,根茎花实,有名咸萃”。两年后修订完成。及奏,上问曰:‘《本草》行来自久,今之改修,何所异也?’于志宁对曰:‘……弘景僻在江南,不能遍识药物,多有纰缪。其所误及《别录》不书四百有余种。今皆考而正之。《本草》之外,新药行用有效者复百余种,今附载之。此所以为胜也。”

《唐本草》共54卷,收录药物844种,其中包括由天竺传入的豆蔻、波斯传入的青黛等多种外来药物;并首创通过绘图来描记药物的形态和颜色标准,有本草图25卷、图经7卷。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变化。在19世纪末,中医界兴起一股汇通中西医的潮流

医学著作《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中西骨骼图说》《简明中西汇参医学图说》
中医学堂1885年浙江成立利济学堂;1901年,江西中医学堂开办,教授的知识包括传统医学和西方的新知新事
医学研究1904年医学研究会:1905年中国医学会:1910年中西医学研究会:1931年中央国医馆,“以科学方法整理中国医药,改善疗病及制药方法为宗旨”
医药改良仿效西法,用科学的新法研究中药。上海的粹华药厂、佛溪药厂,即秉此原则而开设,制成了改良的中药

(1)依据材料一、指出《唐本草》与《本草经集注》相比有哪些发展。
(2)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以“中国传统医学的变迁”为主题,结合所学,对材料二中的信息进行解读。(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4-2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茶贸易与文化交流。

材料   16、17世纪,东西方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的饮茶热潮以及茶叶贸易。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茶叶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重要商品。那些贵妇轮流提供午后茶和咖啡,喝茶仿效中国人的做法,但冲的很淡,饮茶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所谓的药效。18世纪50年代,富于特色的英式下午茶产生。午后茶成为一种降重而固定的礼仪。当时人们食用丰盛的早餐和没有仆人照料的简单的午餐,直到晚上八点才开始食用正式的晚餐,晚餐后在会客室饮茶。随着英国在全球殖民扩张的加快,茶叶贸易进一步扩大。正如1786年,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进入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面积扩大。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培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逐步超过了中国茶,19世纪中期,饮茶的习惯逐渐普及,普通人也开始在午后饮茶。

——摘编自施茜《从中国工夫茶到英式下午茶》等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解读英国茶文化发展的历程。
2024-04-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练习历史试题B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维系中国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阴阳和顺、刚柔相济,被视为至真的宇宙规律。人伦和谐,天人协调,被视为至善的社会关系。“和”的精神.是承认、尊重、圆融。“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以合作求共赢,和睦相处,共生共长。“和”的思想,既是理想境界,又是处理问题的手段和方法。“和”的基础与核心是“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在承认多元性、多样性及矛盾性的前提下,找出统一性和共同点,找出事物之间和谐有益的相互关系,进而求同存异,争取实现问题的解决。“和而不同”思想,是贯穿中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思想脉络,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重要源泉和宝贵财富。

——摘编自李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外交理论建设》

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基础上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中国外交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4-27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卷
8 . 如图是学者统计的1949-1985年京广线(北京—广州铁路线)两侧新开办的大中型企业数量。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周边国际形势日趋紧张B.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平衡
C.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D.国民经济布局得到改善
2024-03-17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期初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9 .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上谕:“今三宝(浙江巡抚)办理此案,本章于昨日进呈,奏折于今日始到,竟系于拜具题本数日后,方行具折。缓急倒置,殊属不合。三宝简任封疆,已经数年,不应不晓事若此。着传旨申饬。”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     
A.奏折制避免了政治决策的失误B.题本是皇帝处置政务的主要依据
C.官员均可向皇帝单独呈送奏折D.中央已对文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10 . 下图所示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重在强调(     
第一章   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   细菌战役
第三章   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   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   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   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美洲对全球发展的重大贡献B.新旧大陆文明的碰撞与冲突
C.疫病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危害D.生态环境视角下的历史解读
2024-03-11更新 | 55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