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代表农业文明极致的大清帝国“天朝上国”迷梦。面对接踵而至的内战外乱,举国先进人士形成共识:求存图强乃是最重要的时代主题。他们把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实现工业强国梦想。史学家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轫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90载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七个时期,如下表所示:

分期时间基本情况
第一时期18621877官营军工
第二时期18781894官督商办
第三时期18951902外人兴业
第四时期19031913政府提倡
第五时期19141925民营进展
第六时期19261933官民合作
第七时期19341949工业衰落

——摘编自曾纯《百年沧桑:中国近代工业破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因素,并具体说明。
2024-05-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四)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罗列了史学界对汉初黄老思想的两种不同观点:

观点代表人物及言论
基本
肯定
陈克明:汉初黄老思想居统治地位,稳定了社会经济,为巩固国家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对历史前进起过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至本:在黄老思想指导下,汉初的阶级矛盾逐渐缓和,动荡的社会环境重新趋于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卞直甫:汉初统治者采用“不尚繁华,清简无为”的黄老政治,历史功绩是值得肯定的,其中以文景二帝实行各项措施更为突出,贯彻黄老政治最为得力,史称“文景之治”
有利有弊说林建:汉初黄老无为思想主张限制、少干涉,虽然经济得到恢复和繁荣,地主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但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广大农民所受剥削和压迫没有减轻,并且日益陷入贫困境地,出现大量流民问题
杨育坤:黄老政治产生的积极效果不容否认,但由于无为、放任,也给了侯王和富贾豪强扩张、为非作歹的机会,从而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激化了阶级矛盾,其危害是十分明显的
上述两种观点对黄老政治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褒奖程度有所不同,对其利弊得失的评估存在很大差异。结合表格中的文字信息及所学知识,从上述两种观点中任选某一观点或自立新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列出核心观点,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历史试题
3 . 一五计划时期苏联经济快速发展,但一五计划指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下表为苏联1928-1932年一五计划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项目棉布毛呢砂糖
完成情况86%56%62%59%34%32%
按“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原则,表格数据能说明的是(     
A.苏联国家建设的急切心态B.苏联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
C.经济危机冲击了苏联建设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2024-02-23更新 | 32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中华海洋文化既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的中华海洋文化传统。因此,该学者绘制了下表


中华海洋文化西方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主体和区域中华民族,中国。欧美
海洋文化特质和精神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关注海洋、以海图强;敬海谢洋、人海和谐。开放开拓、冒险探索;殖民扩张、抢掠征服;自我伸张、商贸谋利;海权优先、控制海洋。
海神形象中国海神妈祖—和平之神:尊贵慈祥、解危救难、和谐宽容、充满母爱的和平女神。希腊海神波赛冬—征战之神:手持三叉戟的壮年男子。
名人名著名言“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西塞罗);“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黑格尔);“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马汉)。
历史上的国家行为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的海洋殖民扩张。
族群行为出洋华人海外谋生,安分守己,艰苦创业。北欧海盗的抢劫掠夺。
经济行为谋利思义唯利是图
海洋行为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美国推行海洋霸权。

——整理自张开城《比较视野中的中华海洋文化》

依据表格信息,从中西比较的视野出发,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谈谈你对海洋文化的认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史实准确)
2024-02-05更新 | 14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相和合。在伦理道德、个体修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仪、智慧、诚信
在个人进取和担当方面:《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彰显着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礼记·礼运》提倡“天下为公”
在国家形态结构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一统”,成为中国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摘编自王震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要求:补充内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下表是中世纪世界主要文明圈的一些发展情况,表格说明(       
东亚文明圈 鉴真和尚6次东渡,终于弘法日本,不仅带去了佛法,而且带去了中国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阿拉伯文明圈阿拉伯地理学家到各地旅行,编成了30册的巨著《黄金草原》,书中记载了从东南亚到印度再到地中海的香料商路和文化交往之路。
基督教文明圈 中世纪诸多圣地吸引着朝圣者,朝圣甚至发展为一种经济。
A.文化交往伴随着物质交往B.各文明圈内具有同一性
C.商业在各文明圈缓慢发展D.世界性商贸体系已形成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历程中不懈探索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道路,逐渐形成“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演进脉络,此间每个阶段都展现了党在我国背景下应对治理复杂性的不同策略,社会治理相关理论得以与时俱进、丰富发展。(如下表)

时期

基本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注重发挥工青妇、农会组织以及其他群众性组织的作用、通过有效社会管控实现政党、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的有机融合,将乡土社会整合成高度组织化的政治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政权学说应用于本国实际,创立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制定了宪法等,在法律和制度的双重保障下,基层自治组织迅速建立。随着我国完成“三大改造”,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城市形成了与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单位体制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治理采取了双轨策略。一方面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特别是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逐步建立;另一方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权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对社会管理的认识随之不断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至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使用“社会治理”概念,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由“管理”至“治理”,其内核是治理的理念、主体、方式、范围和重点等维度的巨大转变,是对我们党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矛盾所取得经验的深刻总结

——摘编自金祎《中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表格信息的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3-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金科大联考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宋史研究涉及到的部分文献史料

《宋会要辑稿》政书类,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记载了宋朝的典章制度。
《东都事略》南宋孝宗时王称撰写,记载从太祖赵匡胤至钦宗赵桓共九朝的历史,附录八卷,包括辽国二卷,金国二卷,西夏二卷,西蕃、交趾各一卷。
《涑水记闻》司马光撰写的语录体笔记,比较详尽地记载了宋太祖至宋神宗的军政大事、朝典政章。
《东京梦华录》孟元老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追述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风俗人情、日常生活情景。
《三朝北盟会编》宋代徐梦莘创作的史学著作,会集了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
《朱子语类》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南宋理宗时黎靖德以类编排。
《象山集》收录陆九渊往来书信及短篇杂著等,由其子陆持之编成。
从表格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料,拟定一个具体的研究主题,说明选题的意义和史料选择的理由。
9 . 下表是近代部分年份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统计表,表格中的现象(     
中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情况
单位:1关两合美元
年份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海关两对美元汇率指数
19000.7598.7
19050.7396.1
19100.6686.8
19150.6281.6
注:以1926为100
A.阻断了对外国工业设备的进口B.缓解了中国政府的外债压力
C.削减了关税对外贸的不利作用D.反映了西方经济危机的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198512月深圳蛇口工业区电脑公司部分职工工资表。表格反映了当时(    

职工

工资

应发工资

基本

职务

浮动

应付

独生子女

工贴

合计

77

64

60

201

12

213

123

133

90

346

5

12

363

93.5

84

60

237.5

12

249.5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对外开放取得较大成就
C.“大锅饭”式分配方式逐渐被打破
D.现代企业制度得到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