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法律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历程中的重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已存在释奴现象。

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1)①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请分别写出序号。
②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请分别写出序号。

材料二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必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

——19世纪的德国资产阶级法学家耶林格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罗马法的影响。

实践学习场所一圆明园实践学习场所二中山堂实践学习场所三北大红楼
历史遗址
简介圆明园位于海淀区中部,始建于清康熙46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有园林风景百余处,是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圆明园遗址公园建成于1988年,仅存园林格局、建筑基址,成为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京中山堂在中山公园社稷坛北,原名社稷坛“拜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北京并在此停灵吊唁公祭。为了纪念这位伟人,1928年,国民政府将“拜殿”正式更名为“中山堂”,2002年中山堂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红楼位于沙滩北街(今五四大街)29号,是1916年至1952年期间,北京大学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整座建筑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名“红楼”。1919年五四运动中,红楼和它北面的操场是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3)上图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个法律文件,说明其核心内容及对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
2020-10-15更新 | 24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2 . 学习和研究历史需要辨别史料的价值。从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史记》属于
A.一手史料
B.二手史料
C.实物史料
D.间接史料
2018-01-26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B.二手史料都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C.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D.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4 . 清朝雍正帝之死因,历来众说纷纭。当代学者杨乃济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活计清档》等第一手史料,撰写了《雍正帝死于丹药中毒旁证》-文。康熙第八世孙金恒源认为,杨乃济先生的论述是客观、可信的。据此可知
A.历史研究手段日益丰富B.历史诠释应当规避主观认识
C.历史史料需要正本清源D.原始档案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2021-01-10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实验高中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2007年7月,《张学良口述历史》出版。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口述历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
A.当事人的所见所闻,是价值很高的一手史料
B.通用于缺少文献资料的特定领域和问题
C.对政治制度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作用很大
D.是对文字记载历史的唯一补充
2016-11-27更新 | 600次组卷 | 3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卷
6 . 关于康有为密谋捕杀西太后,光绪帝是否知情的问题,有多种记载。袁世凯在他的《戊戌日记》中称光绪皇帝完全不知情;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记载,9月20日袁世凯“请训”时,光绪帝曾赐以“朱笔密谕”。这表明
A.文献史料往往带有主观性B.阶级属性决定史料价值大小
C.同一事件具有不同的理解D.日记比二手史料更具真实性
7 . 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描述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东史郎日记》(日)

材料二:1984年6月,田中正明出版了《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书中否定南京大屠杀,也为松井石根作无罪辩护。该书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高度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材料三: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杀人比赛

“占领南京前谁先杀死百人”比赛的日军第十六师团九联队野田毅少尉(右)和向井敏明少尉(左),《东京日日新闻》对此进行追踪报道。

日军砍杀中国军俘虏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砍杀中国军俘虏“试斩”的照片(日军自己拍摄)

日军在南京活埋中国平民

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罗瑾、吴璇冒死保存下来的日军自己拍摄的活埋中国平民的照片

材料四:一位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时我7岁,你叔叔4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
(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3)东史郎和渡部升一都是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定?这说明了什么?
(4)若想证实该教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什么?请说出理由。
2024-04-0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口述人:王佑贵

口述时间;2020110

口述地点:福田区建科大楼帝王佑贵工作室我的家乡在今天的湖南省郴州市宣章县迳口村……

1973年……当时湖师大正在全省招民族吹管乐学生。…周老师听了我的竹笛演奏后,特准我参加文化考试,我就这样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开始自己的求学之路。

1989年,我收到朋友田地来信,信中描述的深圳朝气蓬勃,非常吸引我。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有目共睹,我心想,我要到深圳闯一闯。

来深圳第一年,我就创作了深圳湾情歌》。…时任广东省东深供水局副局长的叶旭全听了这首歌很是喜欢,便邀请我写一首歌。于是我为他们写了《多情东江水》,他们听了非常满意,直接将我招入麾下,并成立一家深圳市东深文化公司,任命我为该公司董事长。在公司里,我们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包括拍V、邀请歌舞团来演出等。…1993年,我写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曲子。在199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经歌唱家一唱而传遍大江南北。……

1992年春,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当时,媒体刊发了一篇长篇纪实报道《东方风来满眼春》,此时看到了中国希望的我,察觉到一个激动人心的新的伟大历史转折时刻到来了。1993年,《春天的故事》调作者先后两次将歌词复印出来送给我。我跟他说,词写得很好,可就是语言格式很难用音乐来表达。直到词作者第三次把这份歌词复印送给我,我用湖南话反复朗诵着歌词,在这过程中才得到灵感。正是这样的吟唱,奠定了《春天的故事》的总基调,娓娓道来,真情流露。…之后,我们把二度作后的歌曲直接交到了广东青春歌曲创作大赛评委会,而恰恰这个温蓉生动的比喻却引来了争议。评委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多数评委认为……用“画了一个圈”和“一位老人”这样通俗的语句来写,不够严肃,不能选用。但另有两位评委却坚持认为,群众歌曲正是需要这种通俗的充满生活气息的写法…这首歌写出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小平同志的崇敬,是真正的百姓心声。在两位评委的据理力争之下,其他评委也转变了看法,最后这首曾经初赛就被淘汰的歌曲在此次大赛中被评为金奖。

——摘录自《深圳晚报》2020123日《深圳口述史王佑贵:用音乐记录深堋改革开放的故事》


请从以上口述史材料中提取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中国社会面貌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3-2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个村支部书记的口述史

(水联、水钢是张家港市“村级企业的一面旗帜”,吴栋材为1979年永联村党支部书记)

一、设想。

1980年底以前设想些什么呢?……今年冬天平整土地120亩左右,全部种薄荷、公社已批准;1979年的冬天和1980年春天,开好鱼池,建好排涝系统,做到当年受益;1980年冬天把5队、6队……除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造三角圩外,在种植上要粮棉并举,还要多种经营全面发展。

二、誓夺高产战当前今年秋播奋斗目标:小麦亩产增一成,力争达到650斤,保持全社第一名……薄荷亩产150元(一亩)生猪圈存达500头,农副工全面大发展,生活水平力争超过120元;两年半规划:11月初开以平整土地120亩左右。……填高三角圩走脚田基地……大队打算拿出每方土一角钱搞适当补助,其中抽出20%搞多快好为标准的奖励。

三、落实政策抓关键。

……生产队一定要贯彻多劳多得的原则,尽量做到定额管理为主,计件管理为辅,以任务到组,责任到人。……反对出工大轰隆,口号记杂工的错误做法;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和转变干部作风,……大量减少吃闲饭人员。

四、狠刹歪风不手软。

凡劳力外流在本县本省者(如租船运输,踏二轮车等),到10号止所订合同一律作废……在新疆等地各集体外出者,在9月底归队,过期按3元上交大队处理。外出拾花(荒)者按31天上交算。……实现四化,我们要变成工业省,2/3的人要搞工业和服务性行业,你这种贼里贼气的能让你进去吗?……仍有少数人还袭用“四人帮”横行时的那一套,胡作非为,头脑中私字作怪,还有严重的派性,抓住派性不放,这是极极端错误的。

——摘编自197894日吴栋材永联村社员大会上的讲话《警夺高产战当前,落实政策抓关键,很刹歪风不手软》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史料价值。
2020-10-25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河北省联考2021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新高考)
10 . 口述史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为传统的历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跟蒋先生两个冲突,没有旁的冲突,就是他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我跟蒋先生是痛陈呐,蒋先生也骂我,骂得很厉害的!……他一句话把我激怒了,我真怒了,就因为学生运动时候他说用机关枪打,我说机关枪不去打日本人,怎么能打学生?我火了,我真火了,所以这句话把我激怒了,所以我才会有西安事变。       

——摘编自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史》

特务机关长松井说:“本日有日军一中队在卢沟桥附近演习,走失士兵一名,并见该士兵被迫进入宛平县城。日本军官要求率队进城检查”。我答:“卢沟桥是中国领土,日方更不得进城检查,可等天亮后,令该地军警代为寻觅” 答复后夜晚二点,外交委员会又来电话,谓日方对我答复不满,强要派队进城检查。我即将此经过,以电话告知冯治安师长,及驻卢沟桥之吉星文团长,要严密戒备,准备应战。日方武力威胁之伎俩已穷,即开始向城内炮轰,并掩护其步兵前进。

——摘编自秦德纯《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

1937 年 11 月 12 日上海沦陷,一个月后南京陷落。日军进城后无恶不作,至 1938年 2 月,光我一个人就率队从南京雨花台清理了八千具百姓尸体……。

——胡成周《宣城抗战老兵自述》

1943 年 8 月,我作为军医中尉,在华北方面军从事细菌制造业务。这 11 个人被拘留在房子入口处的土地上,……给他们注射我们培养的伤寒菌,不久,症状便出现了,我看到他们痛苦的样子,心中暗自庆幸,“这个菌种的感染力相当强,用于细菌战是毫无问题的!”

——摘编自竹内丰《在济南日军用八路军战俘培殖细菌武器》


提取材料信息,分别说明上述口述史料对研究抗战有哪些史料价值,并谈谈你对“口述历史”的看法。
2020-10-22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