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研究显示,17世纪至18世纪初,英国城市化水平提高了8.75个百分点,城市人口比例从8.25%提高到17.0%。与此同时,农村人口急剧下降。对这一时期的人口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人口的转移B.人口变化有利于巩固小农经济
C.国家政策的调整促进人口的转移D.人口变化加速英国现代化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唐朝之前,书籍和绘画的装潢方式区别不大;唐朝后期,折迭册叶,装订成书,成为书籍装潢的主要方式,“书”与“画”的外观逐渐分途。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市民阶层追求便利的需要B.唐诗繁荣推动文化普及
C.雕版印刷术的使用与推广D.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3 . 与时俱进的教材改革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教材改革历经曲折发展。

时间内容备注
19491956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成分,借助苏联经验,建立新民主主义教育”。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除旧布新,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19571965加强知识教学与劳动教学相结合,缩短学制、精简课程。1960年,人教社按要求,赶编了第三套全国通用教材,把12年学完的内容压缩到10年,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各地开始自编教材。文化教育曲折中前进。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19661976没有统一的教育方针、教学大纲、教科书,各地自编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红色教材,服务于阶级斗争。
19771985重建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制中小学教材。恢复与调整,吸收了国际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清除了十年动乱时期教材中的许多谬误内容,具有过渡性。
198619991992年,允许一些地区和单位按大纲初审稿编写教材。为与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1996年,人教社编写和修订第七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材。1999年提出“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重建与创新,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因地制宜,“一纲多本”,编审分离;教材市场化。
1999年~至今“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整、讨论的建议”,增加“选修课程”“活动课程”。探索与深化,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个性发展”;教材突出基础性、启发性、实践性、时代性、现代性、综合性。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材料,围绕教材改革变化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任何一时段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据统计,唐代科举考试共取士20619人,平均每年71人;宋代科举考试共取士110130人,平均每年344人。这一变化
A.对社会矛盾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B.说明科举考试参考人数增加
C.使宋代统治者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D.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2021-09-17更新 | 30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之所以说改革开放是伟大革命是由于
A.彻底纠正了文革错误,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B.对存在着严重弊端的旧体制进行全面的重大变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C.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
D.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国际事务中影响巨大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是中国社会的蜕变时期:从中原的中国不断向四周扩展,成为中国本部的中国;完成了“封邦建国”向“天下国家”体制的转变;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融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材料二

无敌舰队清教光荣革命大宪章王位继承法牛顿航海条列
新模范军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权利法案鸦片战争莱布尼茨英法大战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跃入世人的眼球而一发不可收拾……直至《1763年公告》的发布,英国最终打败法国,近代英国完成了崛起的过程。

——计秋枫《近代前期英国崛起的历史逻辑》

材料三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大纲与课标

“美国是战后世界上新的反动和侵略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帝国主义利用战争发了横财,成为最大的国际剥削者,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摘编自1956年《高级中学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大纲(草案)》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摘自2004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疆域拓展、政治体制、思想文化方面叙述这一时期中国蜕变的过程。
(2)在上表词中任选4个,运用这4个词围绕某个侧面使“英国的崛起”提炼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选词准确、阐释清晰
(3)根据材料三,《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对于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的学习要求有什么变化?试从国际形势、中外关系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1-08-10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县2015年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南洋公学历年留学经费(1898 -1904年)


注:南洋公学为盛宣怀1896年(光绪22年)创设于上海,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其中,1902年留学美国的经费仅1134. 98两,实际只是公学章宗元1人费用,其余费用1901年已预支。留日学生1899年1月、成行,而经费开支始于1898年。1905年公学改属商部管理后,公学期间派遣的留学生经费改由直辖部门支出,故不在统计之列。规元,也称豆规银、九八规元。近代上海通用的银两计算单位。


上表能够反映南洋公学派遣留学生变化的多个特点。指出其中一个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021-08-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召开,并规定每四年在古希腊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至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15世纪开始,欧洲教育家们开始提倡幸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1892年,法国人顾拜旦在庆祝法国田径运动联盟成立五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讲,号召人们“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一个以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的伟大而有益的事业。”这个内容丰富、热情四溢的历史性演讲,后来被人们称为“奥林匹克宣言”。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1896年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来到巴黎,有11名女子冲破禁令,出现在运动场上。192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确认“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并在1920年安特卫普奥运会上首次使用。

材料二   早在1894年筹备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便向中国发出邀请,但清王朝没有答复。1928年第9届奥运会上,我国派宋如海进行了考察工作。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国民政府派刘长春参加奥运会。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了新中国的奥委会资格,但同时保留了中华民国奥委会,开了在一个国家中承认两个国家奥委会的先例。但新中国政府一直拒绝参加奥运会,直至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这届奥运会中国派出了庞大代表团参加这次盛会。52年前,中国首次参加的奥运会也是在洛杉矶。当时运动员仅刘长春孑然一身,而这次运动员达225人。中华台北奥委会也派出67名运动员,这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首次在夏季奥运会上相逢。重返奥运赛场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展示出新兴世界体育强国的风采。许海峰斩获了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中国队最终列金牌榜第四名,一雪百余年来“东亚病夫”的耻辱。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并成功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2015年7月,北京又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北京将成为第一座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参与奥运活动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
(3)结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奥运会的认识。
2021-08-10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A.B.
C.D.
2021-07-08更新 | 10385次组卷 | 106卷引用:2020年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中说:明代中晚期,工商业的产值占国家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而农业人口实际上也已经少于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国家的税收却依然主要来自农业领域,商业税收基本没有变化,这种现象
A.表明经济政策的重大变化B.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加剧明朝面临的财政危机D.使海上走私贸易日益猖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